一、概述
無線局域網(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的概念,依據GB/T 2900.96《電工術語 計算機網絡技術》中的定義是“數據傳送不使用導線的局域網(LAN)”。也即通過無線介質進行數據傳輸的局域網。WLAN本身應屬于無線接入網絡(AN)的范疇。
1、WLAN與LAN
無線局域網(WLAN)是局域網(LAN)的一種組網形態。依據GB/T 2900.96對于局域網(LAN)的定義是:位于用戶處所有限地理區域內的計算機網絡。為此,局域網(LAN)的構建,初始組網形態是利用有線介質的組網方式,即在局域范圍內(相對于個域、城域、廣域而言)多臺計算機終端或數據終端各自通過線纜(如同軸電纜、數據電纜(或稱對絞對稱電纜)和光纖等)介質連接到一個數據集線器(Hub)或一個數據交換機(Switch)上,形成一個局域網絡。在該局域網內,各計算機終端可以共享本局域網內的資源,同時通過Hub/Switch可接入所屬的城域/廣域網絡或Internet。但有線局域網只能實現相對固定或有限移動性的數據終端的接入,另外隨著數據終端型式的發展演進(如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PDA等),這些可移動的數據終端接入網絡勢必要破除線纜的束縛,因此無線局域(WAAN)網應用而生。
欲具體了解局域網(LAN)介紹的請進入。
2、WLAN與IEEE 802.11
由于WLAN實現了可移動數據終端的到局域網的接入,此時的接入,數據是通過空中接口進行傳送的,為了使數據在空中的有效傳送,必須要對空中接口進行規范。因此,由美國標準組織“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研究制定了編號為802.11的系列標準,規定了WLAN的空中接口的媒體訪問控制(MAC)和物理層(PHY)的規范。由此“IEEE 802.11”也成為了WLAN的空中接口規范的代名詞。
欲具體了解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介紹的請進入。
由于IEEE在制定802.11標準時,是在不斷的演進的,后續的標準是與先期的標準相關的,即后續發布的標準是對先期標準的擴展或增強,但先期標準仍然有效,并非被后續標準所代替。鑒于標準的相關性,WLAN的空中接口的標準都以802.11為根編號,后續發布的標準在根編號802.11后邊順序用小寫英文字母來標識。即802.11、802.11a、802.11b、802.11g等等。
欲詳細了解IEEE的802.11系列標準情況介紹的請進入。
3、WLAN與Wi-Fi
在現實中,一提到WLAN,經常會出現“Wi-Fi”的術語,甚至把兩者等同起來,然而兩者的概念是大不相同的。Wi-Fi是指Wi-Fi聯盟組織(Wi-Fi Alliance)推動的一項Wi-Fi技術,Wi-Fi技術的核心是基于IEEE 802.11標準的對相關WLAN產品的認證,稱之為“Wi-Fi認證(Wi-Fi CERTIFIED)”。該協會,致力于WLAN產業的發展,以推動符合IEEE 802.11標準的無線局域網技術在全球的發展。通過WFA的Wi-Fi認證的WLAN產品,表明此類產品符合相應統一標準的互操作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用戶在選用認證產品時可放心使用,保證有良好的體驗。
欲具體了解Wi-Fi聯盟介紹的請進入。
二、無線局域的基本結構
1、WLAN的基本結構
WLAN的基本結構示意如下圖2-1所示。WLAN融合了無線通信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以無線信道為傳輸介質,實現在短距離內的數據終端與局域計算機網絡間網絡通信,可移動的數據終端通過WLAN空中接口與接入點(AP,Access Point)設備相連接入局域計算機網絡以實現數據的局域網通信。
圖2-1:WLAN的基本結構示意圖
2、無線局域的基本網元
由圖2-1知,WLAN的基本網元有接入點設備(AP)和配置有無線網卡的可移動的數據終端,該終端也稱為工作站(STA,STATION,即支持802.11的標準的數據終端)。
1)接入點(AP)設備介紹與分類
接入點(AP)設備屬于WLAN中的核心設備,相當于有線局域網中的集線器(Hub)。對于AP我國相關標準都給出了其定義,雖然表述方法有所不同,具體詳見下表2-2-1a,從中可以加深對AP的理解。AP一側通過標準的空中接口與移動的數據終端相連,另一側通過標準的有線接口(以太網接口)與局域計算機網絡(或Internet)相連。對于AP的有線接口,常使用的物理接口是RJ-45或光口,符合IEEE802.3的1000/100/10BASE接口協議。
表2-2-1a:接入點(AP)的定義
AP根據其功能特點可分為胖AP和瘦AP,它們的含義詳見下表2-2-1b中。胖AP也稱非集中控制型AP,或稱獨立控制型AP;瘦AP也稱集中控制型AP,由表可知,瘦AP是需要與接入控制器(AC,Access Controller)配合而實現WLAN的配置管理功能的。AP根據其安裝環境可分為室內分布型AP和室外型AP。具體含義也詳見表2-2-1b中。室內分布型AP是在室內分布系統中使用的。
表2-2-1b:接入點(AP)設備分類與含義
欲詳細了解接入點(AP)設備技術要求的請進入。
2)無線網卡
無線網卡是WLAN中各移動數據終端必配裝置,該裝置必須符合WLAN的空中接口規范,用以通過空中接口實現與AP間的通信。無線網卡可以獨立配置,如早期的可插入計算機的槽口的PCI網卡,后來的通過USB口的網卡,如下圖2-2-2。也可以集成內置于各式數據終端內部,現在的移動數據終端多采用此方式。
圖2-2-2:PCI口網卡與USB口網卡的外形
3)接入控制器(AC)
接入控制器(AC)是在WLAN中多AP組網中所配置的網絡裝置。它是將AP的配置、管理和控制的功能集中成一個獨立的裝置,使AP只專門完成空中接口的功能,即是AP稱為所謂的瘦AP。AC可對不同AP下發配置、修改配置、射頻智能管理、用戶接入控制等。瘦AP與AC的配置組網尤其是適用于WLAN的多目標區域覆蓋或廣覆蓋的環境。下圖為中國移動公司
三、WLAN的空中接口
所謂WLAN的空中接口是指WLAN通過無線射頻傳送數據的基礎標準規范。這些標準規范主要是由IEEE的802.11系列標準所規定的。
1、射頻工作頻率
WLAN的空中接口的工作頻率工作在免許可的、開放的工業、科學、醫學(ISM,Indu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頻段,依據802.11系列標準要求,主要工作在2.4GHz(頻率范圍為24~24.835GHz)和5GHz(頻率范圍為5.150~5.350GHz和5.725~5.850GHz)頻段。
欲詳細了解WLAN射頻工作頻譜安排的請進入。
欲更多了解免許可ISM頻段介紹的請進入。
2、MAC層和PHY層
IEEE的802.11系列標準重點是規定WLAN的空中接口的媒體訪問控制(MAC)和物理層(PHY)規范的。這些系列標準規定了局部區域范圍內用于固定式、便攜式與移動式站(點)無線連通性的媒體訪問控制(MAC)和物理層(PHY)規范,包括MAC規程、PHY技術要求(信令要求、接口功能等)等。
欲詳細了解WLAN的空中接口的MAC和PHY規范的請進入。
3、WLAN的安全機制
WLAN通過無線信道傳輸來實現數據通信,與有線網絡的最大區別就是任何無線網卡、接入點都可以收到無線信號,因此對WLAN網絡的安全性一直是WLAN焦點。為此,為了提高WLAN網絡的安全,IEEE專門發布了802.11i標準,對WLAN網絡的安全性在MAC和PHY層進行了規范。
欲詳細了解802.11i標準介紹的請進入。
雖然IEEE發布了802.11i標準,但對WLAN網絡的安全性保障仍然有限,為此我國研制了WAPI(WLAN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技術,使WLAN的安全機制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欲詳細了解WAPI介紹的請進入。
四、WLAN的實際組網
無線局域網(WLAN)的基礎還是傳統的有線局域網,它只是在有線局域網的基礎上實現了可移動數據終端的接入,可理解為是對有線局域網的延伸和擴充。因此,對于無線局域網(WLAN)的實際組網應用,既有多AP組網,又有與有線局域網的混合組網。
1、基本的組網結構:BSS與ESS
依據802.11規范,WLAN的基本組網結構稱為基本服務集(BSS,Basic Service Set),為了使不同BSS間的數據終端能夠互相通信,必須構成擴展服務集(ESS,Extended Service Set)的網絡,以形成大覆蓋范圍的網絡。關于BSS與ESS的關系示例可如下圖4-1所示。
圖4-1:BSS與ESS的示例
欲詳細了解BSS與ESS介紹的請進入。
2、關于公眾局域網組網
隨著數據終端(包括固定的和移動的)的發展與普及,人們通過WLAN提供接入服務的需求日益劇增,為此我國已組建了公眾局域網網絡。其公眾局域網絡的總體架構如下圖4-2所示,WLAN是通過寬帶接入服務器(BAS)構成無線接入網(AN)接入互聯網的。
圖4-2:公眾局域網組網的總體架構
欲詳細了解公眾局域網組網技術要求的請進入。
無線局域網(WLAN)技術目前應用較為普及,成為人們高質量工作和生活的必要保障。實際上現在人們無時無刻的在使用著WLAN,不論是在辦公室、在家,還是在公共場所等場景。
欲進一步了解無線城域網介紹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