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打電話時希望電話網能夠有一定的質量保證。電話接通以后,用戶希望能夠不困難地聽清楚對方說些什么,同時讓對方聽清楚他所講的話。這項要求應該由電話傳輸系統,包括電話機、交換設備、傳輸設備與傳輸線路來保證。有人說清晰度是電話傳輸質量的最基本要求。實際情況是清晰度和用戶“能清晰地聽懂對方講話”不一定完全對應。用戶要求“不困難地”聽清楚對方講話,這里有各種因素造成通話困難。對于傳輸系統來說有參考當量、傳輸損耗、電路雜音、衰減頻率特性、群時延失真、串音衰減等各項因素。對于程控交換機來說這些參數是重要的電氣傳輸指標。
1、參考系統和參考當量
用戶對某一電話傳輸系統的總的性能或某項性能的滿意程度是通過對用戶調查得到的。為減少重復測試時間,希望建立某種參數和用戶滿意程度的關系。被測人通過單純收聽對被測系統的傳輸性能進行評定,這叫主觀評定試驗。為方便起見,通常在響度測試中采用比較法,即在標準系統中插人可變衰耗器。被測人反復調整這個衰耗器的數值,使其響度和被測系統一樣。這樣就出現了“響度參考當量”。國際上采用的標準參考系統叫做NOSFER系統,它放在日內瓦ITU實驗室作為國際參考當量基準系統。
我國在1977年研制了電話參考當量標準系統,其主要特性和NOSFER系統相仿。所以又叫做NOSFER副標準系統。國家標準總局曾于1980年發布了GB 2356-1980《電話參考當量標準系統》和GB 2357-1980《電話參考當量測量方法》兩項國家標準(現已廢止)。下圖1示出了全程參考當量的測試方法示意圖。圖中采用的是“兩人隱藏衰耗法”。此方法由兩人擔任測量工作。一人用相同音量反復對兩個送話器用標準的測量用語“我去無錫他到黑龍江”;另一個人收聽并調節平衡衰耗器,一直到兩個受話器的響度相等為止。響度比較結果等于平衡衰耗器讀數減去隱蔽衰耗器的讀數。隱蔽衰耗器的讀數是隨機的。
圖 1:全程參考當量測量示意圖
一個通話連接的全程參考當量是下述三部分參考當量之和:從發話用戶話機的送話器至所接交換局(端局)的交換點的參考當量;受話用戶所在交換局(端局)的交換點至用戶話機受話器的參考當量;兩端局之間各段傳輸設備及交換局參考當量之和。
一個通話連接的全程傳輸損耗是用戶線、交換局、局間傳輸設備在800Hz時傳輸損耗之和。
2、雜音
衡量長途通話連接的雜音大小是以受話終端局為基準點來測量或計算總雜音的。規定總雜音功率不大于3 500pW。這里的總雜音包括長途電路雜音、交換機雜音和電力線感應雜音。
3、串音
串音分為可懂串音和不可懂串音。不可懂串音作為雜音處理。可懂串音破壞了通信的保密性。因此提出了串音防衛度和串音衰減的指標要求。
4.衰減頻率特性
由于傳輸系統中有電感和電容,在信號頻帶內各頻率的衰減不完全一樣。因此出現了頻率失真。所謂頻率特性是指在傳輸頻帶(300~3 400Hz)內,800Hz的衰減值與其他各頻率的衰減值的關系所表示的特性。用它表示電路的衰減失真最為恰當。
欲詳細了解我國固定電話網傳輸質量指標具體數值要求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