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_日本高清久久_天天操天天干天天摸_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歡迎來到通信人在線![用戶登錄] [免費注冊]

關于傳輸網網管所使用的Q3、CORBA和XML接口技術

瀏覽:8784  來源:通信人在線  日期:2018-01-02

對于傳輸網網管的標準化,國際上主要由如ITU-TTMF等標準組織,非常重視傳輸網網管建設的標準化問題。其中,TMFTMF814TMF509TMF513TMF608等相關建議中都提到了傳輸網網管的相關規范建議,而ITU-T更是有SG4SG12SG17等好幾個研究組在專門研究和制定相關的標準,如M.3100M.3120Q.811Q.812Q.816X.780等。在1999年全會上,ITU-T根據網管技術發展的狀況對M.3010M.3020建議進行了修改。M.3010《電信管理網絡的原則》建議中定義的TMN體系結構更強調與技術和協議無關,這將會影響未來Q3接口的內涵;M.3020《管理接口規范方法》建議確定了將UML作為今后有關TMN建議中信息建模和功能描述的一般方法。那么目前傳輸網網管系統的所使用接口技術,比較有代表性的是Q3CORBAXML等接口技術。

一、接口技術

1Q3接口

Q3接口是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國際電信聯盟)為TMN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Network,電信管理網)體系結構設計的系列接口(主要包括Q3接口、Qx接口、X接口和F接口等)中的一個。Q3接口一般負責OSOperations System,運營系統)與OSOSNENetwork Element,網絡單元)、OSQAQ AdapterQ適配器)等之間的連接。

一般的接口(如RS-232接口)都是比較單一的通信接口,而Q3接口與它們有很大不同,它是一個跨越整個OSI七層模型的協議的集合。從第1層到第2層的Q3接口協議標準是Q.811,稱為低層協議棧;從第3層到第7層的Q3接口協議標準是Q.812,稱為高層協議。Q.811/Q.812適用于任何一種Q3接口。Q.812的最上層兩種協議是CMIPFTAM,前者用于面向事務處理的管理應用,后者用于面向文件傳輸的文件傳送、接入與管理。

Q3接口過于復雜,因此在管理系統的實施過程中往往采用Qx接口作為過渡。Qx類似于Q3,但功能并不完善(主要是出于成本和效率方面的考慮),它取舍了Q3中的某些部分。但是,Q3的哪些部分可以舍去沒有標準可循,因此常常被一些非標準廠商采用或作為Q3接口的臨時替代,往往導致通過Qx接口進行互聯非常困難。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Q3接口不僅包括在第七層中用到的管理信息和管理信息模型,在通信協議Q.811/812之上,還采用了G.774M.3100G.774SDH的管理信息模型,M.3100是面向網元的通用信息模型,Q.821/Q.822Q3接口中關于告警和性能管理的支持對象定義。

欲進一步了解Q3接口協議結構的請進入底層服務高層服務

2CORBA接口

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公共對象請求代理體系結構)是OMGObject Management Group,對象管理組織)在1991年提出的公用對象請求代理體系結構的系列技術規范。CORBA是針對大中型企業應用的、面向對象描述和系統間通信的優秀中間件。它使服務器真正能夠實現高速度、高穩定性處理大量用戶的訪問。

CORBA的底層結構是基于面向對象模型的,由3個關鍵模塊組成,分別是OMG接口描述語言(OMG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OMG IDL)、對象請求代理(Object Request BrokerORB)和IIOP標準協議(Internet Inter-ORB Protocol,也稱網絡ORB交換協議)。

使用IDL編寫和描述對象接口,使所有CORBA對象以同一種方式被描述,僅僅需要一個由本地語言對象(如C/C++CORBAJava等)到IDL對象的一個映射,從而實現了編程語言無關性。CORBA對象的互通信要以對象請求代理為中介,這種互通信可以在多種流行通信協議(如TCP/IPIPX/SPX等)之上實現。在TCP/IP上,來自不同開發商的ORBIIOP標準協議進行通信。

CORBA繼承了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和分布式計算的特性、支持客戶機/服務器結構。在CORBA中,客戶機和服務器是分離的,它們之間甚至無需知道對方的存在。一個客戶機可以訪問多個服務器,客戶機和服務器之間不存在一一對應的固定關系。CORBA目前已經是一項比較成熟的面向對象的技術,被廣泛應用于開放網絡環境下的業務快速構建、資源及業務的有效管理等。

3XML接口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擴展標記語言)是表示結構化信息的一種標準文本格式,它沒有復雜的語法和包羅萬象的數據定義。XML本身并不是標記語言,它只是用來創造標記語言(如HTML)的元語言。

XMLHTML一樣,都源自于SGML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標準通用標記語言)。SGMLWeb發明之前就已經存在,是通過標記來描述文檔資料的通用語言,主要用來定義文獻模型的邏輯和物理類結構。SGMLISO1986年發布的ISO 8879《信息處理-文本和辦公室系統-標準通用標記語言(SGML)》國際標準。由于SGML十分龐大,難于學習和使用,因此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互聯網聯盟)建議使用一種精簡的SGML版本XMLXMLSGML一樣,是一個用來定義其他語言的元語言。與SGML相比,XML規范不到SGML規范的1/10,簡單易懂,是一門既無標簽集也無語法的新一代標記語言。

XML文檔有嚴格的形式規范,因此XML文檔能有效地屏蔽異構系統的數據格式。主要用于方便一致地格式化和傳送數據,以適應各種具體的應用。XML在早期采用DTD來描述XML文檔的格式,近期主要通過Schema來描述。Schema文檔本身是符合XML語言規范的文檔,能有效定義XML文檔內各種對象及其基本元素的類型和值域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XML正逐步被諸多網絡協議所引用,用來描述系統間的交互信息。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簡單對象訪問協議)和XML RPCXML Remote Procedure CallingXML遠程過程調用)規范為軟件交互提供了獨立于平臺的方式,正逐漸成為新一代分布式計算環境的基礎通信協議。

二、三大接口技術比較

下表26個方面對Q3CORBAXML三大接口技術進行了比較。

2Q3CORBAXML接口技術比較

三、CORBAQ3兩種接口技術在傳輸網網管系統的應用

在傳輸網網管系統接口技術的應用,是基于TMF 814CORBA和基于ITU-TQ3這兩種接口技術的應用。下面我們對這兩種技術做一些詳細對比。

CORBA代表了分布式計算技術的發展方向。當我們把目光轉移到網管系統產品的實現中來時,會發現CORBA技術作為分布式處理技術的工業標準,具有良好的開放性,它的ORBIIOPIDL等機制為異構網管系統的互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傳輸網綜合網管系統是管理不同設備的分布式的綜合管理系統,所以傳輸網綜合網管系統應建立在基于CORBA技術的平臺上。

Q3接口涉及OSI的整個協議棧,CMIP協議相當復雜,實現代價較高,在網元內部直接支持Q3接口的設備并不多見。不同廠商對Q3接口的理解不同,造成不同廠商的網管平臺的實現和配置存在一定差異,致使多廠商設備環境下Q3接口的互聯非常困難。

無論是CORBA技術還是Q3技術在現行網管系統都是作為一種數據通信接口技術,通過這些通信接口,所有的網管數據都被收集到本地的NMS,然后對這些數據進行集中分析和處理,而沒有充分利用分布式計算的特性。下面分別從方法論角度、從軟件產品的核心競爭力角度、從系統開發角度三個方面來分析CORBA的應用,具體詳見下表3-1

3-1CORBA接口技術在傳輸網網管系統的應用

電信部門在設計它的IT系統時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電信業務的分布性和大規模擴展能力。為提供遠距離或全球范圍的通信,電信部門之間必須進行有效集成和互操作。CORBA之所以非常適合電信領域,主要有兩方面的因素:一是CORBA的技術特點,如采用先進的軟總線/軟構件的層次結構和面向對象技術,容易實現遺留系統的集成,符合標準的處理流程,系統的開放性適應新技術、新業務的發展;二是電信領域的需求特點,即超強的分布處理需求,而這正是CORBA的優勢所在。應該說CORBA技術對于NGN,尤其在網絡服務層(Network Service Layer)提供了一種理想的解決方案,同時在提供標準應用接口上(API)也提供了一種很好的選擇。CORBA技術的優勢詳見下表3-2。基于CORBA技術,可以方便地實現系統的可移植性、互操作性和分布透明性,能夠方便地進行系統的擴展和升級,真正做到“即插即用”。

3-2CORBA技術的優勢

對于現有的各個具體業務網的網管標準,各相關單位應該認真思考RADRequirementsAnalysis and Design)方法論的提出對過去已經完成的工作帶來的影響問題,同時應該直接在新方法論的指導下完成新標準的制定工作。按照TMN的方法論,標準化工作在實現階段必須與具體的技術相結合。

欲詳細了解傳輸網網管接口技術的請進入

附錄
© 2004-2025 通信人在線 版權所有 備案號:粵ICP備06113876號 網站技術: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