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衰減器是光纖通信系統中常用的一個重要無源器件,通過吸收或反射掉光功率,起到改變光信號的傳輸效率的作用。我國國家標準有:GB 12512《纖維光學衰減器 第1部分 總規范》(可供認證用);我國通信行業標準有:YD/T 894.x系列標準中對光衰減器的技術條件作出了規定,包括光纖固定衰減器(FOA,Fixed Optical fiber Attenuator)和光可變衰減器(VOA,Variable Optical Attenuator),下述介紹光衰減器的國家于通信行業標準情況。
一、國家標準
當時的國家技術監督局在1990年11月16 日批準發布了GB 12512-1990《纖維光學衰減器 第1部分 總規范》(可供認證用),并于1991年7月1日開始實施至今。
該標準等同采用IEC 869-1(1988)《纖維光學衰減器 第1部分 總規范》。規定了纖維光學衰減器的一般要求、質量評定程序以及試驗和測量方法。適用于纖維光學衰減器,包括在標準公布時被認為適用的標準的光學、機械和環境試驗與測量方法。其目的在于對下表1-1所示的內容確定統一的要求。該標準的主要內容是由3章、32節和2個附錄所組成,其章、附錄名稱詳見下表1-2。若要詳細了解該國標具體內容的請查閱下附件1。
表1-1:GB 12512-1990的目的
表1-2:GB 12512-1990的目錄
附件1:GB 12512-1990《纖維光學衰減器 第1部分 總規范》
二、光纖固定衰減器(FOA)的通信行業標準
1、第1個版本
當初我國的郵電部在1997年2月28日批準發布了YD/T 894-1997《光纖固定衰減器技術條件》,并于1997年7月1日起開始實施,后在2011年1月1日起被YD/T 894.1-2010所代替。
當初,該版本是參照IEC 869-1(1992)《纖維光學衰減器 第1部分 總規范》和國家標準GB 12512-1990《纖維光學衰減器 第1部分 總規范》并結合我國具體情況而制定。它針對的是當時國內常用的適配器型光纖固定衰減器,規定了相關的技術指標、測試方法和安裝尺寸,其余類型的衰減器暫無考慮。
該版本標準規定了光纖固定衰減器各項性能指標及檢測方法。適用于光纖固定衰減器的設計、生產、檢驗和使用。該標準的主要內容是由8章所組成,其章、節名稱詳見下表2-1。
表2-1:YD/T 894-1997的目錄
2、修訂版本
根據光纖固定衰減器技術的發展,工信部了安排對第1個版本進行了修訂,于2010年12月29日批準發布了修訂版本YD/T 894.1-2010《光纖衰減器技術條件 第1部分 固定光纖衰減器》,并于2011年1月1日開始實施,同時代替了它的第1個版本YD/T 894-1997。
本次修訂參考了IEC 60869-1(1999)《纖維光學衰減器 第1部分 總規范》。與第1個版本相比,其主要變化歸納于下表2-2-1所示,達十多個方面,變化較大。
表2-2-1:YD/T 894.1-2010與YD/T 894-1997相比的主要變化
本部分規定了光纖固定衰減器的相關術語和定義、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可靠性試驗要求、檢驗規則和標志、包裝、運輸、貯存等要求;適用于光纖固定衰減器。該部分標準的主要內容是由10章和2個資料性附錄所組成,其章、附錄名稱詳見下表2-2-2。
表2-2-2:YD/T 894.1-2010的目錄
欲詳細了解YD/T 894.1-2010標準具體內容的請進入。
三、光可變衰減器(VOA)的通信行業標準
在發布YD/T 894.1的同日,工信部也批準發布了YD/T 894.2-2010《光纖衰減器技術條件 第2部分 光可變衰減器》,也是于2011年1月1日起生效。與該標準的第1部分一起形成光衰減器的系列標準。
該部分規定了光可變衰減器的相關術語和定義、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可靠性試驗要求、檢驗規則和標志、包裝、運輸、貯存等要求,適用于手調光可變衰減器、步進電機式和微電機械式電調光可變衰減器。該部分標準的主要內容是由9章所組成,其章節名稱詳見下表3。
表3:YD/T 894.2-2010的目錄
欲詳細了解YD/T 894.2-2010標準具體內容的請進入。
欲更多了解光纖放大器國家標準情況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