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率規劃是GSM系統極為關鍵的技術(PHS系統不做頻率規劃,基站使用的頻率是動態選擇的,互不沖突就可以了。CDMA系統也不做頻率規劃,因為CDMA系統基站本身就是同頻的),要了解頻率規劃,首先要從頻率復用談起。
移動通信系統使用無線電波傳遞信息,無線電波最重要的參數是頻率。無線電波是一種公共的資源,不光是通信業務要使用,廣播、導航和氣象等業務都要使用。為了避免各種業務系統之間的互相干擾,國際上對無線電波的使用做了管制,規定了各種業務使用的頻率范圍,移動通信系統只能使用其中一小段頻帶。
欲更多了解GSM使用的頻率范圍的請進入。
一、頻率頻段的使用
GSM規范規定了GSM系統使用的頻帶范圍,主要工作頻段為900MHz(880~960MHz),GSM系統的頻點數是有限的(124對),而每個頻點最多可同時支持8個用戶,因此系統的容量受到了無線電波的頻帶限制。GSM在使用的過程中,GSM系統就必須在有限的頻率范圍,盡可能地滿足越來越多的用戶需求。
最簡單的方法是擴充頻帶,但是調整頻帶范圍可能會牽涉多個業務系統的設備,牽一發而動全身,因此不到萬不得己,頻帶范圍是很難調整的。在GSM的第二階段擴充了1800MHz,但帶來了使用上的跟大不便。
欲更多了解GSM900MHz與GSM1800MHz雙頻網組網要求的請進入。
二、頻率復用技術
另外一種比較可行的方法是頻率復用,相同的頻點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同時使用,變相地擴充了頻帶。這有點類似酒店,同一餐桌在不同的時間可以供不同的顧客使用。頻率復用通過蜂窩技術實現。
1、蜂窩技術與同頻干擾
蜂窩技術與基站的布設有關。移動通信系統采用基站來實現業務的覆蓋。基站實現業務的覆蓋的方法很多,一種方法是利用幾個大功率的基站覆蓋整個業務區域,這種方式稱為大區制。但是由于基站能使用的頻帶有限,無法支持大容量的用戶,在人口相對密集的地區就無能為力了。另外一種方法是利用眾多的基站將整個業務地區覆蓋,看上去仿佛是一個個蜂房構成的一個蜂窩。因此,這種覆蓋方式就可以形象地描述為蜂窩。蜂窩技術由于基站的覆蓋范圍較小,有時基站的覆蓋區域也稱之為小區。蜂窩技術以小功率的基站為主,帶來最大好處是可以頻率復用,提高了頻率利用率,大大提高了系統的容量。
蜂窩技術是貝爾實驗室提出的,而且從模擬移動通信系統開始,蜂窩技術就在移動通信系統廣泛應用,為移動通信的普及作出了貢獻。GSM系統也使用了蜂窩技術。
頻率復用是不同基站使用同一工作頻率。這樣會引入嚴重的系統內干擾--同頻干擾,影響系統的正常工作。因此蜂窩技術的頻率復用有一個前提,即基站的功率較小,由于無線電波的傳輸損耗,基站的信號覆蓋范圍不會很大,這樣經過一段距離的損耗后,基站發射的無線電波基本上對其他基站己經沒有太大的影響了,這時,其他基站再使用同一頻率,不至于影響彼此的正常工作。
因此,利用無線電波的傳輸損耗,可以做到不同地理位置的基站隔離,從而實現頻率復用,這也是典型的化害為利的案例。當然,蜂窩技術也會帶來一些副作用,如增加了終端切換的機率,不過這是可以克服的。
欲更多了解蜂窩技術概念介紹的請進入。
2、頻率復用模式
基站實施頻率復用時,需要遵循一定的規則,這就是頻率規劃。為了設計方便,在頻率規劃中假設基站的覆蓋范圍為六邊型,且大小一致。頻率規劃首先要求相鄰的基站頻率不相同,不然就互相干擾了;其次相鄰的基站的頻率種類由復用模式K決定,一般K=3、4、7,當然還有其它復用方式如K=9、12等。模擬移動通信系統K=7,GSM系統K=3或4。圖2-2是不同復用模式下基站頻率分配的示意圖,注意圖中編號代表一組頻點。GSM基站使用的頻點不止一個,分別標識為C0、C1、…,其中C0是最重要的頻點,這些頻點統稱小區配置CA(Cell Allocation)。
圖2-2:頻率復用模式(不同K值)
3、頻率復用距離
基站頻率復用時,使用同一頻率基站之間的距離是很重要的參數,一般用頻率復用距離D來表示。D可以由下式確定,式中K是復用模式,R是基站的覆蓋半徑。
D= R(3K)1/2
因此,當K=7時,D=4.58 R;K=4時,D=3.46 R;K=3時,D=3 R。
D越大,同頻基站之間的干擾就越小,但同時K也就越大,每個基站可使用的頻點數減少,相應的容量也會下降。因此K的選擇需要平衡多種因素。
4、扇區頻率復用
基站使用的天線分全向天線和定向天線兩種,現在的基站多采用定向天線。一般一個基站使用三個120°三葉草天線,每個天線覆蓋范圍構成一個扇區。在工程中最典型的復用方式是采用12分組方式,即4個基站,12組頻率,又稱4×3復用模式,如圖2-4所示,4×3復用模式下D=3.46 R。
圖2-4:4×3復用模式
復用模式和頻帶范圍決定了單個基站可使用的頻點數,而基站使用的頻點數關系到基站的容量。頻點配置3/2/2表示基站的三個扇區分別使用3、2、2個頻點,頻點配置5/5/5表示基站的三個扇區分別使用5、5、5個頻點,顯然后者基站的容量比前者大很多,目前容量最高的基站頻點配置為8/8/8。
頻率規劃可以有多種方案,衡量頻率規劃方案優劣的指標是頻率復用效率和頻率復用距離。目前常用的GSM頻率規劃方案除了4×3復用模式外,還有同心圓(Concentric Cell)方案與多重復用MRP(Multiple frequency Reuse Pattern)方案等等,這些方案在頻率規劃時比較復雜,需要根據基站使用頻率的重要程度,予以不同的頻率規劃。例如C0是最重要的頻點,復用距離D應該盡可能大;其他頻點承載話路,復用距離D可以小一點,頻率復用效率就高了。
三、小結
比較流行的頻率規劃方案在頻率規劃時要分兩次甚至多次規劃,當然多花了功夫,結果自然比4×3復用模式的頻率復用效率更高,支持的用戶容量更大。
頻率規劃是GSM系統所特有的技術。頻率規劃是非常復雜的工作,加上還要考慮地形等因素,工作量相當大。尤其是在GSM系統不斷發展的情況下,如何保證原有的基站和新增的基站都能正常工作,達到設計要求,是頻率規劃的重點。
欲進一步了解GSM系統各種復用模式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