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RS-232-C存在一定的缺點,1977年,EIA制定了新標準RS-449《用于串行二進制數據交換的DTE/DCE接口37針和9針接插件及插針分配》,1980年它成為美國標準。在制定該標準時,除了保留與RS-232-C兼容外,還在提高傳輸速率、增加傳輸距離、改進電氣特性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它增加了RS-232-C沒有的環測測試功能,明確規定了連接器,解決了機械接口問題。其接口電路名稱的定義及接口電路的編號符合ITU-T V.24建議100系列接口的規定。
欲更多了解RS-232-C接口特性的請進入。
與RS-449同時推出的還有RS-423-A和RS-422-A,實際上,它們都是RS-449標準的子集。EIA RS-449實際上是一體化的三個標準,它的機械、功能和過程特性由RS-449定義,而電氣特性有兩個不同的標準定義,即RS-422-A和RS-423-A。
RS-449用于使用二進制數據交換、控制信息在單獨的控制電路上交換的DTE與DCE之間的互連,適用于同步和異步數據通信系統,接口的最高數據速率為2Mbit/s,最大的電纜長度為60m。RS-449比RS-232-C傳送速率高、通信距離長,而且由于RS-449使用平衡信號傳送高速信號,所以噪聲低,又可以多點或者使用公用線通信,兩臺以上的設備可與RS-449通信電路并聯。
1、RS-449的機械特性
RS-449為適應信號線數目的增加,采用37針和9針連接器。其中37針連接器包括除次信道外的全部控制和主要端子信號,9針連接器則用于次信道信號,即發送、接收、允許發送、請求發送和接收就緒,另外再加上4個用于保護接收和發送信號的地線及信號參考地。這9個信號都是單向的,因此,這種類型的端子在價格上要比RS-422便宜。在功能特性上,采用與RS-232-C不同的信號線。RS-449接口插針(孔)分配及接口電路編號具體詳見下表1-1(37針D型)和下表1-2(9針D型),表中,A、A′、B、B′、C、C′為EIA RS-422-A、RS-423-A中標識的發送器--負載互換點;B/C是指在使用RS-422平衡發生器時采用B,在使用RS-423非平衡發生器時采用C。表1-1中標有公共端或參考點的信號是RS-423-A的公共端,而且也是RS-422-A兩個參考線之一。沒有規定功能的兩個引腳的那些信號,必須與RS-423-A驅動的接收器一起完成。RS-449接口通常采用37針的連接器,只有當接口實現次信道的性能時才需要9針連接器。
表1-1:RS-449接口采用的37針連接器插針分配表
表1-2:RS-449接口采用的9針連接器插針分配表
2、RS-449的電氣特性
RS-449其電路接口形式為非平衡和平衡式電壓數字接口,對于平衡電路來說滿足于RS-422-A規定,對于不平衡電路來說滿足于RS-423-A規定。RS-422-A規定的電氣性能同ITU-T V.11/X.27;RS-423-A電氣性能同ITU-T V.10/X.26標準。這兩個標準僅對RS-232-C的電氣性能作了改變。
欲更多了解V.10/X.26、V.11/X.27電氣特性的請進入。
欲更多了解RS-422-A、RS-423-A電氣特性的請進入。
將RS-449接口電路分為兩個類別,其中SD、RD、TT、ST、RT、RS、CS、RR、TR、DR共10個電路(參見表1-1)為類別Ⅰ,除此之外的電路為類別Ⅱ。對于接口電路SD、RD的數據傳輸速率不大于20kbit/s的應用場合,類別Ⅰ電路既可以采用RS-422平衡型電氣特性,也可以使用RS-423非平衡型電氣特性,或者一些電路采用平衡型電氣特性,另一些電路采用非平衡型電氣特性。每個互換電路由一對將一個平衡的或非平衡的發生器和一個差分接收器互連的導線組成。對于數據傳輸速率大于20kbit/s的應用場合,所有類別Ⅰ的電路均應使用平衡電氣特性。每個互換電路由一對將一個平衡的發生器和差分接收器互連的導線組成。類別Ⅱ的電路均應采用RS-423非平衡型電氣特性,每個互換電路由一對將非平衡的發生器和差分接收器互連的導線組成。
3、RS-449的功能特性
RS-449接口電路分為五類:地或公共回線電路;數據電路;控制電路;定時電路和輔助信道電路。每條接口電路的名稱、定義及與ITU-T V24標準的等效電路已在表1-1、表1-2中列出。
4、RS-449的過程特性
RS-449與RS-232-C的相比,新增加了10個在RS-232-C中沒有的接口引腳功能。包括:三個用于測試狀態引腳(LL、RL、TM);兩個控制DCE在備用信道傳輸引腳(SS、SB);一個在DTE控制下提供終止使用功能的接口引腳(IS);一個提供新信號功能的引腳(NS);一個對DCE進行頻率選擇的引腳(SF);兩個公共接口引腳(SC、RC)。有三個RS-232-C的接口引腳(保護地、兩個數據測試用引腳)不在RS-449標準中。接口的連接引腳不同。為安排新增的10個接口引腳,RS-449選用了37腳的連接器,另有9針的連接器安排輔助信道的引腳。新增的10個信號的過程特性如下表4所。
表4:RS-449新增的10個信號的過程特性
溫馨提示:對于EIA/TIA的RS-449標準,我國在1989年將其轉化為國內標準,即GB/T 12057-1989《使用串行二進制數據交換的數據終端設備和數據電路終接設備之間的通用37插針和9 插針接口》,它與EIA標準的一致性程度為等效采用(EQV)。若要詳細了解GB/T 12057-1989標準規定內容的請查閱下附件。 附件1:GB/T
12057-1989《使用串行二進制數據交換的數據終端設備和數據電路終接設備之間的通用37插針和9 插針接口》 欲進一步了解EIA規定的RS系列數據通信接口特性參數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