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TD-SCDMA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其無線網的建設技術要求,也是由我國通信行業標準YD/T 5112-2015《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TD-SCDMA工程設計規范》給出的具體要求。無線網設計應滿足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服務區的覆蓋、質量和用戶容量的要求。無線網設計應綜合考慮工程在技術方案和投資經濟效益兩方面的合理性。無線網設計應充分考慮與現網的協同,注意局站址資源共用、網間互操作與業務分擔、干擾規避等方面的要求。無線網設計應具有前瞻性,應考慮網絡的質量和穩定性,避免后期工程對無線網進行大幅度的調整。
欲更多了解TD-SCDMA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的請進入。
1、無線網服務質量指標
設計的TD-SCDMA移動通信網的無線網提供服務時,應達到的服務質量指標詳細見下表1。
表1:TD-SCDMA移動通信無線網的服務質量指標
欲更多了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無線網絡服務質量指標要求的請進入。
2、無線網網絡覆蓋設計要求
關于對無線網覆蓋設計要求應包括:無線網絡設計應遵循的原則、無線覆蓋區設計應包含的內容、采用合理的覆蓋方式、天線設備的采用、邊界地帶的設計等相關要求。對于已建設有GSM系統,宜考慮GSM系統與TD-SCDMA系統的協同發展。與2G網絡協同發展的基本要求應滿足詳見表2。
表2:GSM系統與TD-SCDMA系統協同發展的要求
3、無線網網絡容量設計要求
YD/T 5112對無線網網絡容量設計應遵循的原則、小區載頻配置的因素和擴充無線網容量的方法給出了要求。
4、RNC分區、位置區及路由區設計要求
RNC分區、位置區及路由區的設計原則具體詳見下表4。
表4:RNC分區、位置區及路由區的設計原則
5、引入HSDPA時的無線網絡設計
HSDPA和HSUPA可根據業務容量需求分別引入。HSPA引入可采用獨立載頻和共載頻兩種方式,當HDPA業務需求較大時,宜采用獨立載頻方式。同一小區不同RRU通道間的隔離足夠時,可引入HSAP業務信道空分復用增加容量,同時宜引入HSAP控制信道空分復用、伴隨信道幀分復用等技術增加小區支持的并發用戶數。HSAP設計應考慮對傳輸網絡的影響,避免由于傳輸資源配置不足影響用戶對業務的使用。
6、系統頻率配置和碼規劃、時隙規劃
TD-SCDMA系統的工作頻段應符合下表6的要求,頻點的分配使用應考慮相應的因素。擾碼規劃應遵循以下原則:一是頻率規劃和碼規劃需要結合在一起統一進行。避免相鄰小區同頻同碼字。二是在不同省市的邊界,協調基站的擾碼分配,避免沖突。三是碼規劃應當考慮應急通信及未來新增基站。
表6:TD-SCDMA系統的工作頻段
時隙規劃應根據基站覆蓋區域的用戶上下行流量特點,設置上下行時隙轉接點,滿足不對稱的用戶業務需求。為避免出現交叉時隙干擾,全網采用相同頻段的基站宜采用統一的上下行時隙配置
7、天饋系統設計要求與系統間干擾協調
天饋系統的設計包括智能天線的選用、天線類型的選用、天線安裝位置(掛高/方位角/俯仰角)等的相關要求。
應充分考慮到與其他各電信業務經營者相同或相近頻段無線網絡的干擾協調,除了考慮必要的保護頻帶外,工程設計中還可合理利用地形地物、空間隔離、天線方向去耦或加裝濾波器來滿足隔離度要求,系統間干擾協調常用下表7中的方法措施。
表7:系統間干擾協調常用的方法措施
8、新技術引入的要求
所謂新技術包括:載波間隔壓縮技術、HSPA業務信道空分復用技術、HSPA上行伴隨信道幀分復用技術、多小區聯合檢測技術、單通道/多通道小區合并技術、雙通道RRU、基帶池等技術,這些技術引入要求詳見下表8。
表8:新技術的引入要求
9、其他要求
其他要求包括:Iu接口的配置及信令的相關要求(詳見下表9)、相關小區/基站/RNC的編碼及信令點編碼的要求、網關要求與安全要求、基站的時鐘同步要求、基站站址的選擇要求、基站機房的工藝要求、天饋線安裝工藝要求、桅桿/抱桿/鐵塔的設計要求、綠色節能/環境/資源共享的要求;等等。
表9:Iu接口的相關要求
以上概要的介紹了YD/T 5112對于TD-SCDMA無線網的建設技術要求,若要詳細了解該標準條款具體要求內容的請查閱其全文。
欲詳細了解YD/T 5112全文的請進入。
欲更多了解我國TD-SCDMA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建設標準情況的請進入。
欲進一步了解YD/T 5112對于TD-SCDMA核心網建設技術要求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