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動(jitter)和漂移(wander)是數字傳輸網絡主要傳輸損傷,其性能對于數字同步網絡來講影響是極大的。我國通信行業標準YD/T 1420-2005規定了用于控制基于2048kbit/s(E12)系列的準同步數字體系網絡的網絡節點接口(NNI)和用戶網絡接口(UNI)處抖動和漂移的相關參數及限值,適用于的采用的傳輸技術(PDH、SDH或ATM網絡)無關的各種業務接口。在了解相關參數與限值前需要明確同步的接口與異步的接口、業務接口與同步接口的概念,詳見下表0中。
表0:同步的接口、異步的接口、業務接口、同步接口的概念
YD/T 1420-2005具體規定了兩種接口(業務接口和同步接口)的兩種性能指標(網絡限值、抖動和漂移容限)的要求。然而,業務接口又包括64、2 048、343 68和13 9264kbit/s等不同速率的接口,同步接口又包括PRC、SSU、SEC、PDH等同步接口。性能指標又分輸入口和輸出口兩部分,及抖動和漂移兩個具體指標值。
網絡的抖動與漂移限值對于業務接口是用最大相對時間間隔誤差(MRTIE)參數來規范的;對于同步接口是用最大時間間隔誤差(MTIE)和時間偏差(TDEV)參數來規范的。這些參數也可以用合成的整體規范曲線圖來表征。
欲進一步了解MTIE、TDEV參數含義的請進入。
一、業務接口的網絡限值
1、業務接口的輸出抖動網絡限值
當使用規定的測量濾波器在60s間隔內測得的抖動不應超過下表1-1所規定的限值(用峰-峰值表征)。這里所給定的限值表示在一個數字網絡內接口處允許的最大抖動。網絡限值與輸入容限有很大關系,因此這里使用的抖動測量濾波器的截止頻率與下述的業務接口的抖動和漂移容限中使用的抖動容限模板拐角頻率相同。表1-1中給定的限值應當滿足所有的運行條件,而且與該接口相連的設備數量無關。一般來說這些網絡限值與所有設備的輸入端口應提供的最小抖動容限是一致的。
表1-1:業務接口的輸出抖動網絡限值
2、業務接口的輸出漂移網絡限值
對于業務接口,在2 048kbit/s、34 368kbit/s、139 264kbit/s的網絡接口處的最大漂移應當不超過下表2-1規定的按MRTIE來規定的限值。各自合成的整體規范曲線圖詳見附件1-2中。
表1-2:業務接口輸出漂移的網絡MRTIE限值
附件1-2:YD/T 1420-2005《基于2048kbit/s系列的數字網抖動和漂移技術要求》
二、業務接口的抖動和漂移容限
通常,為了保證任何設備可以與網絡中適當的接口相連,所有設備類型的輸入端口必須能夠容忍以下規定的最小限值。PDH接口的抖動和漂移容限指的是在下表2-1所列情況下輸入端口應能容忍的最低等級的相位噪聲。設備的所有數字輸入端口應當能夠容忍具有下表2-1中所列特征的數字信號。
表2-1:PDH端口所能容忍的條件
無論數字信號的信息內容是什么,原則上這些要求都應當得到滿足。然而,對于測試而言,具有抖動和漂移調制的信號內容應當是以下各接口所定義的結構化測試序列。當規定或評價接口的容限時,需要區分兩種設備運行條件:既非同步運行和同步運行,詳見下表2-2描述。除非特別聲明,以下各接口的容限規范同時適用于非同步和同步運行條件。
表2-2:接口的非同步運行和同步運行
業務接口的速率應包括64kbit/s、2 048kbit/s、8 448kbit/s、34 368kbit/s和139 264kbit/s。因此,業務接口的最大頻率偏移分別詳見下表2-3;其同向網絡接口能容忍的輸入抖動和漂移等級分別應當高于下表2-4所給定的值,其用峰峰正弦相位幅度來表示,合成的整體規范曲線分別詳見附件1-2;所用的測試序列分別詳見下表2-5。
表2-3:業務接口的最大頻率偏移
表2-4:業務接口輸入抖動和漂移容限的最低要求
表2-5:業務接口輸入抖動和漂移容限所用的測試序列
三、同步接口的網絡限值
規范定義四種同步接口,它們是:PRC輸出的同步接口、SSU輸出的同步接口、SEC輸出的同步接口、PDH分配輸出的同步接口。這些同步接口又有不同的速率,被匯總于下表3-0中。
表3-0:各同步接口對應有的接口速率
1、同步接口的輸出抖動網絡限值
當使用規定的測量濾波器在60s間隔內測得的抖動不應超過下表3-1-1所規定的限值(用峰-峰值表征)。表3-1-1只給出了2048kbit/s和2048kHz同步接口的抖動的網絡限值,STM-N接口由ITU-T建議G.825給出(這里查詢了G.825,見表3-1-2中)。
表3-1-1:2048kbit/s和2048kHz同步接口的最大允許抖動
表3-1-2:STM-N同步接口的最大允許抖動(表1/G.825)
2、同步接口的輸出漂移網絡限值
同步接口的輸出漂移網絡限值是用最大時間間隔誤差(MTIE)和時間偏差(TDEV)參數來規范的。因此,以MTIE和TDEV表示的各同步接口漂移網絡限值被匯總于下表3-2中;其合成的MTIE和TDEV整體規范曲線也請查閱附件1-2。
表3-2:以MTIE和TDEV表示的各同步接口漂移網絡限值
四、同步接口的抖動和漂移容限
速率為2048kbit/s和2048kHz的SSU同步接口的輸入抖動和漂移容限應滿足YD/T 1012-1999中的第4.2.4節的要求;速率為2048kbit/s和2048kHz的SEC同步接口的輸入抖動和漂移容限應滿足YD/T 900-1997中第8節的要求;SYM-N同步接口的輸入抖動容限應滿足ITU-T建議G.825中第6.1.2的要求。
這里經查詢相關引用標準,其SSU、SEC和STM-N同步接口的輸入抖動和漂移容限分別匯總于下表4-1~表4-3中。其中SSU同步接口在YD/T 1012-1999中時以2級和3級節點時鐘的MTIE、TDEV和最大正弦參數限值給出的。其規范曲線應在原標準中查詢。
表4-1:SSU同步接口輸入抖動與漂移容限(表10~表13/YD 1012)
表4-2:SEC同步接口輸入抖動與漂移容限(表5~表7和圖6/YD 900)
表4-3:STM-N同步接口的輸入抖動容限(表3~表7/G.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