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_日本高清久久_天天操天天干天天摸_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歡迎來到通信人在線![用戶登錄] [免費注冊]

網間通信質量的監督管理

瀏覽:4122  來源:通信人在線  日期:2017-11-07

通信網網間通信質量監督管理是通信網互聯管理體制的重要內容之一,是通信網絡互聯的可靠運行的重要保障。由于是網間互聯,必然要涉及兩家甚至多家互聯單位,通過通信網網間通信質量監督管理的規定,規范了網間通信障礙或事故的處理與操作,保障了通信網絡的暢通。通信網網間通信質量監督管理涉及到電信網間和互聯網骨干網間,也涉及到電信網與互聯網網間。

1、《公用電信網間通信質量監督管理辦法》

為加強公用電信網間通信質量監督管理,規范網間通信障礙處理,保障公用電信網間通信暢通,原信息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和《公用電信網間互聯管理規定》制定了公用電信網間通信質量監督管理的相應辦法。

原信息部為了配合《公用電信網間互聯管理規定》(信息產業部令第9號)的施行,早在20031112日就頒布了《公用電信網間互聯互通質量監督管理辦法(試行)》(信部電[2003]499)。經過近兩年的試行,又于20057月發布了《公用電信網間通信質量監督管理辦法》(信部電[2005]329號),200581日起施行。

新辦法與原試辦法搞相比,更加具體細化,例如,將網間技術故障按照嚴重程度的分類,在原試辦法中分為障礙、嚴重障礙、事故和重大事故四級,而在新辦法中則分為A類障礙、B類障礙、嚴重障礙、事故和嚴重事故五級;在監督管理辦法中都給出了各級別的具體定義。監督管理辦法的障礙劃分對發端呼損、來話接通率、時延、中繼負荷給出了更科學的標準,將斷話、單通等異常現象納入了指標體系,加入了對單一用戶號碼的考量,并給出了詳細的測試方法。

新辦法要求電信業務經營者具備機構保障、人員保障和溝通程序保障,規定了“先本網后他網,先搶通后排障”的障礙處理原則,規定了各類障礙的排除時限,提出了向監管部門申告和取證的要求。新辦法加強了網間通信質量管理,包括溝通協調機制、定期通報制度、對企業申告的網間通信障礙的處理方式、處理時限等。要求監管部門建立溝通機制、利用多種渠道抓住主要矛盾,規定了對企業申告的處理時限,完善了部、省兩級轉辦機制和月報制度。與原辦法相比,監督管理辦法在許多細節上做了更詳盡、更具可操作性的調整。

信部電[2005]329號《公用電信網間通信質量監督管理辦法》適用于表1-1所示的8種網絡互聯的監督管理,也包括互聯網接入通信網的互聯監督管理。共有5345個附件,其附件名、章名及對應的條數詳見下表1-2。若需詳細了解《公用電信網間通信質量監督管理辦法》(信部電[2005]329號)具體條款內容的請查閱附件1-1

1-1:規定中監督管理的互聯公用電信網種類

1-2:《公用電信網間通信質量監督管理辦法》的章、條與附件

附件1-1:《公用電信網間通信質量監督管理辦法》(信部電[2005]329號)

另外,在監督管理辦法中的第四條規定:公用電信網間通信質量應符合信息產業部頒布的《公用電信網間通信質量技術要求》及《公用電信網間互聯中繼電路擴容技術要求》的規定。對公用電信網間通信質量的測試應按照信息產業部頒布的《公用電信網間通信質量測試方法》及本辦法的要求進行。這三個技術文件指的是我國通信行業標準,它們是:

YD/T 1284-2003《公用電信網間通信質量技術要求--電話呼叫的接通率和撥號后時延》

YD/T 1285-2003《公用電信網間通信質量測試方法--電話呼叫的接通率和撥號后時延》

YD/T 1404-2005《公用電信網間互聯中繼電路擴容技術要求》

欲更多了解這三個技術標準文件詳細內容的請進入

此外,為了加深對《公用電信網間通信質量監督管理辦法》(信部電[2005]329號)的理解,便于政策的貫徹執行,避免在操作過程中的分歧,在辦法發布后不久,原信息產業部電信管理局于200810月組織編寫并印發了《公用電信網間通信質量監督管理辦法釋義》。釋義對該辦法逐條進行解釋,若需詳細了解具體釋義內容的請查閱附件1-2

附件1-2:《公用電信網間通信質量監督管理辦法釋義》

2、《互聯網骨干網間通信質量監督管理暫行辦法》

在《公用電信網間通信質量監督管理辦法》(信部電[2005]329號)發布實施之后,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互聯網互聯互通問題逐漸成為監管的重點,網間通信質量引發了互聯網用戶的申訴,也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為了適應國家信息化的深入發展的新形勢,需要綜合利用行政、技術、經濟等多種監管手段,重點解決互聯網互聯互通的突出矛盾。因此,互聯網骨干網間通信質量監督管理辦法出臺大有其重要的意義。

鑒于此,為加強互聯網骨干網間通信質量監督管理,規范網間通信故障處理,保障互聯網骨干網間通信暢通,原信息產業部于200817日發布了《互聯網骨干網間通信質量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信部電[2008]113號),并于2008315日正式施行。

該暫行辦法的內容基本參照《公用電信網間通信質量監督管理辦法》的內容,結合互聯網骨干網網間互聯的實際編制而成。它適應于互聯網骨干網通過互聯單位簽署協議實現直連,以及通過原信息產業部批準的互聯網交換中心轉接的網間通信質量監督管理。這里的網間通信質量監督管理僅指互聯網骨干網間的互聯,而不包括互聯網與其他電信網絡間的互聯,互聯網與其他電信網絡間通信質量監督管理應適應于《公用電信網間通信質量監督管理辦法》(信部電[2005]329號)的管理范疇。在該暫行管理辦法中,電信監管部門(信息產業部及省通信管理局)是按照A類障礙和B類障礙的網間通信障礙分類對網間通信質量予以監督管理。

《互聯網骨干網間通信質量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信部電[2008]113號)共532條及5個附件,其附件名、章名及對應的條數詳見下表2。若需詳細了解《互聯網骨干網間通信質量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信部電[2008]113號)具體條款內容的請查閱附件2

2:《互聯網骨干網間通信質量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的章、條與附件

附件2:《互聯網骨干網間通信質量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信部電[2008]113號)

欲進一步了解我國電信網間互聯的管理機制與管理內容的請進入

附錄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助學
© 2004-2025 通信人在線 版權所有 備案號:粵ICP備06113876號 網站技術: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