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按語音編碼速率分類,語音編碼一般可分為高速率(32Kb/s以上)語音編碼、中速率(4.8Kb/s~32Kb/s)語音編碼和低速率(4.8Kb/s以下)語音編碼,及變速率語音編碼。
目前,以國際電信聯盟標準部(ITU- T)為代表的各種國際機構和組織提出了大量的國際語音編碼標準建議,了解這些語音編碼標準可以幫助我們系統地學習、掌握和應用語音編碼知識。但大量的國際語音編碼標準又讓讀者很難從整體上了解和把握這些標準的全貌,絕大多數讀者只是了解這些標準的一部分,而十分需要一個完整的語音編碼國際標準資料?;谶@個原因,這里以編碼速率為主線將目前已公布的國際語音編碼標準中的各種編碼技術進行較詳盡的比較。
欲了解下述提到的各種編碼算法名稱的英文縮寫的中文含義的請進入。
1、高速率語音編碼國際標準的編碼技術
高速率語音編碼的編碼速率在32Kb/s(含)以上,它具有適應能力強、話音質量好和抗噪性能強等優點,一般用于具有較高傳輸帶寬的通信系統中。對于高速率語音編碼國際標準目前主要是ITU-T所制定的,表1給出了高速率語音編碼國際標準的相關數據,包括編碼算法、編碼方法、復雜度、主觀評定值、時延等參數。
表1:高速率語音編碼國際標準(ITU-T)的編碼技術
2、中速率語音編碼國際標準的編碼技術
中速率語音編碼的編碼速率在4.8Kb/s~32Kb/s之間,它一般采用混合編碼的方法進行編碼。表2給出了中速率語音編碼國際標準(包括ITU-T、ETSI 、TIA等)的相關數據。
表2:中速率語音編碼國際標準的編碼技術
3、低速率語音編碼國際標準的編碼技術
低速率語音編碼的編碼速率在4.8Kb/s(含)以下,它在現代通信的各個方面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表3給出了低速率語音編碼國際標準的相關數據(2.4Kb/s以下速率的語音編碼目前很少有公認的國際標準)。
表3:低速率語音編碼國際標準的編碼技術
欲進一步了解幾種低速率語音編碼器合成語音質量主觀和客觀評價指標的請進入。
4、變速率語音編碼國際標準的編碼技術
除了上面介紹的高、中和低速率語音編碼國際標準以外,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碼分多址(CDMA)移動通信系統的飛速發展,及其對語音編碼技術的進一步要求,變速率語音編碼技術被推到了前臺。各種通信機構和組織相繼推出了不同的變速率語音編碼技術標準,主要包括Qualcomm公司的碼激線性預測(QCELP)、增強型變速率編解碼器(EVRC)、自適應多速率(AMR)、自適應多速率寬帶(AMR- WB)和可選模式聲碼器(SMV)5種算法標準。表4給出了變速率語音編碼國際標準的相關數據。
表4:變速率語音編碼國際標準的編碼技術
欲更多了解關于語音編碼知識的請進入:相關標準化組織語音編碼標準;常用的語音編碼的相關特性比較;語音及音頻編碼技術的性能比較;語音編碼的分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