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加快數字中國建設,就是要適應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以新發展創造新輝煌。根據新華社北京2023年2月27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提出了新時代數字中國建設的整體戰略,明確了數字中國建設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建設數字中國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有力支撐。我們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奮力譜寫數字中國建設新篇章。現對該《通知》的內容簡要解讀如下,若要詳細了解其具體內容的請閱讀下附件。
附件:《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
一、充分認識加快建設數字中國的重大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數字中國建設作出重要論述、提出明確要求;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對數字中國建設又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信息革命發展大勢、立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印發實施《規劃》,就是要落實黨的二十大對數字中國建設提出的新部署新任務新要求,把黨中央關于數字中國建設的決策部署轉化為具體實踐和實際成效。
1、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是發揮信息化驅動引領作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信息化是‘四化’同步發展的加速器、催化劑”,深刻闡釋了信息化和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關系。當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信息革命時代潮流發生歷史性交匯,數字中國建設成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之義和必然選擇。如何以數字中國建設助力實現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成為事關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戰略課題。《規劃》的印發實施,就是要充分發揮數字中國建設的驅動引領作用,統籌推進數字技術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全過程中的融合應用,更好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不竭動力。
2、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是搶占發展制高點、構筑國際競爭新優勢的必然選擇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信息化為我國搶占新一輪發展制高點、構筑國際競爭新優勢提供了有利契機,為中華民族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當前,數字技術日益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力量,開啟了一次具有全局性、戰略性、革命性意義的數字化轉型,帶動人類社會生產方式變革、生產關系再造、經濟結構重組、生活方式巨變。如何順應信息革命時代浪潮,搶抓數字化發展歷史機遇,推動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升級重構,引領撬動經濟社會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成為當今時代決定大國興衰的重要因素。《規劃》的印發實施,就是要把握大勢、主動作為、搶抓機遇,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和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利用好超大規模市場和海量數據資源、豐富應用場景、雄厚人力資源等,提升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支撐。
3、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是鞏固黨的長期執政地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要始終贏得人民擁護、鞏固長期執政地位,必須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過不了互聯網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要以信息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善于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開展工作。當今世界,對任何國家和政黨來說,互聯網是重要執政條件,網絡空間是重要執政環境,信息化是重要執政手段,用網治網能力是執政能力的重要方面和體現。特別是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廣泛應用,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帶來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規劃》的印發實施,就是要把握數字化變革帶來的新機遇新挑戰,以信息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
4、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是深化國際交流合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然選擇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各國人民前途所在。習近平總書記站在網絡空間人類前途命運的戰略高度,直面世界互聯網發展的共同問題,創造性提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主張。如何把握人類社會邁向數字文明新時代的發展大勢,向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勇毅前行,成為數字時代關乎人類共同命運和福祉的戰略抉擇。《規劃》的印發實施,就是要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探索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數字化發展道路,打造開放共贏的數字領域國際合作格局,與世界各國共享數字化發展成果,為全球互聯網發展治理貢獻中國方案,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共同培育全球發展的數字新動能。
二、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目標
黨的二十大吹響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號角。面向新時代新征程,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為指導,聚焦《規劃》明確的工作目標。
1、階段性發展目標
《規劃》明確了到2025年和到2035年兩個階段的總體發展布局目標,具體要求詳見下表2-1中。
表 2-1:《規劃》明確的到2025年和到2035年的總體布局目標
2、布局“2522”整體框架
《規劃》明確數字中國建設按照“2522”的整體框架進行布局,即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體系“兩大基礎”;推進數字技術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深度融合;強化數字技術創新體系和數字安全屏障“兩大能力”,優化數字化發展國內國際“兩個環境”。
三、數字中國建設重點任務
《規劃》明確數字中國建設的重點任務包括:著力夯實數字中國建設基礎;著力深化數字中國全面賦能;著力強化數字中國支撐能力;著力優化數字中國發展環境。下表3給出了相應的解讀。
表 3:數字中國建設重點任務解讀
四、數字中國建設保障措施
建設數字中國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戰略任務。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統籌謀劃、整體部署、重點突破,充分發揮各地區各部門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廣泛調動社會各界力量,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強大動力。為此,數字中國建設保障措施包括:堅持黨的領導,加強組織實施;堅持統籌聯動,健全體制機制;堅持規劃引領,強化要素保障;堅持全面賦能,營造良好氛圍等四方面。下表4給出了相應的解讀。
表 4:數字中國建設保障措施解讀
欲進一步了解我國信息通信領域的各類“十四五”發展規劃的請進入。
231.5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