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_日本高清久久_天天操天天干天天摸_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歡迎來到通信人在線![用戶登錄] [免費注冊]

關于以太網業務和技術的標準化情況

瀏覽:2791  來源:通信人在線  日期:2008-04-20
 

以太網既可以作為一種傳送和承載技術,也可以作為一種業務提供給用戶。許多網絡技術都可以提供以太網業務,如SDH、ATM、WDMIP/MPLS等。目前關于以太網業務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各個標準化組織和廠商推出了各種各樣的以太網業務。

針對城域以太網技術存在的問題,設備制造商分別提出各自的解決方案,導致難以實現互聯互通。標準的不統一對以太網業務的應用和推廣都很不利,因為這使得運營商、設備廠商和用戶對不同的以太網業務有不同的理解。針對這種情況,這里將全面介紹國際上主要標準化組織關于以太網業務和技術的標準化現狀。

1ITU-T關注以太網幀的規范化傳送

ITU-T主要關注運營商網絡的體系結構,因此其關于以太網技術和業務的標準重點是規范如何在不同的傳送網上承載以太網幀,包括SDHOTN、ATMMPLS等。在ITU-T內與以太網相關的標準主要由SG15SG13研究組負責制訂。

ITU-T SG15 WP3負責制訂傳送網承載以太網的標準,目前正在制訂的標準包括:

G.8010以太網層網絡體系結構。G.8010基于IEEE802.1D、802.1Q、802.3802.1ad標準,使用G.805G.809定義的建模方法描述以太網的功能結構。這里描述的以太網功能結構從網絡角度出發,包括以太網分層結構、客戶特性信息、客戶層/服務層關聯、網絡拓撲和層網絡功能等。通過這種功能結構提供以太網信號的傳輸、復用、路由、監視、性能評價和網絡生存性。該建議不包含以太網使用的服務層網絡功能結構,這些功能結構在其它的建議或IETF標準中定義。基本的以太網分層結構包括以太網MAC層網絡(無連接)和以太網PHY層網絡(面向連接)。

G.8011以太網業務框架。該建議定義了一種描述以太網業務的框架,這種框架由網絡結構拓撲和特征屬性構成。該建議定義的以太網業務由G.8010描述的通用層網絡結構支持,而與特定的網絡實現技術無關。G.8011從運營商網絡的角度定義了EPL、EVPL、EPLANEVPLAN等幾種類型的以太網業務。

G.8012.x傳送網承載以太網的體系結構。這一系列建議定義通過傳送網連接兩個或多個以太網接口,提供各種以太網業務的功能結構。承載以太網業務的傳送網可以是SDHATM、PDH、MPLSOTN等。G.8012.1定義以太網專線(EPL)業務,其它的業務類型將在后續的建議中定義。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加快建議的制訂進程。

G.eequ以太網設備規范。該建議定義用于支持以太網業務的設備的技術需求。以太網設備需要支持G.8012.x定義的以太網傳送業務和UNI/NNI,滿足G.8010定義的以太網層網絡體系結構以及Y.17ethperfY.17ethoam定義的以太網傳送性能監視和OAM能力。該建議與ITUTSDH設備規范相類似。

G.esm以太網業務復用。該建議定義在傳送網上進行以太網業務復用的功能和結構,稱為XYZ層。利用不同方式的業務提供商(SP)封裝,在運營商的網絡中至少有4種方法可以進行以太網業務的復用和交換:使用SP以太網(MAC-in-MAC)進行MAC交換;使用SP橋接(Q-in-Q)進行鏈路復用;使用GFP的擴展頭提供運營商地址和流標簽;使用各種MPLS解決方案(MPLSL2VPNPWE3等)。

G.asm多承載和多運營商環境中的業務管理結構。該建議最初是想定義端到端的SDH承載以太網業務的管理,目前其范圍擴展到了對客戶專線業務(CPLS)管理結構的定義。CPLS可以是傳統的SDHPDH專線,也可以是以太網專線。該建議還定義用于完成管理任務的管理參數、格式和協議等。

G.mtaMPLS層網絡結構。該建議使用G.805描述的建模方法描述MPLS網絡的功能結構。MPLS網絡功能從網絡角度出發,包括MPLS網絡分層結構、客戶特征信息、客戶層/服務層關聯、網絡拓撲和層網絡功能等。通過這種功能結構提供MPLS信號的傳輸、復用、路由、監視、性能評價和網絡生存性。

ITU-T SG13 WP3主要研究以太網的性能和流量管理,目前主要關注的是以太網OAM。已經和正在制訂的標準包括:

Y.1730以太網OAM需求。該建議提供用于以太網用戶平面OAM功能的動機和需求。其范圍包括點到點和多點到多點以太網連接的OAM功能需求,連接類型可以是專用和共享兩種方式。該建議不涉及OAM的行政管理方面。

Y.17ethoam以太網OAM機制。該建議是Y.1730提出的以太網OAM需求的一個具體實現。以太網OAM機制包括故障管理(如環回、連接監視、通道蹤跡和AIS/RDI等),性能測量和發現。并定義了用于以太網OAM的以太網幀格式。

2、IEEE積極制訂以太網技術標準

IEEE主要關注以太網技術標準的制訂,而不是以太網業務標準的定義。IEEE目前正在制訂的以太網標準主要包括:

802.1QVLAN802.1Q主要定義了VLANVLAN可使屬于同一VLAN的設備實現互相訪問,使屬于不同VLAN間的設備不能互相訪問,利用VLAN可大大減少網絡中不必要的數據交換的數量,杜絕廣播風暴,提升網絡傳輸性能。

生成樹協議(802.1d、802.1w、802.1s):以太網利用生成樹(802.1d)解決環路和網絡發生故障的問題,讓網橋相互通信,并用一棵到達每個LAN的生成樹覆蓋實際的拓撲結構。使用生成樹,可以確保任兩個LAN之間只有唯一一條路徑。一旦網橋商定好生成樹,LAN間的所有傳送都要遵從此生成樹。由于從每個源到每個目的地只有唯一的路徑,故不可能再有循環。

快速STP802.1w)主要解決STP存在的自愈時間慢的問題??焖?/SPAN>STP的工作方式同802.1d類似,只是在鏈路切換時省卻了802.1d所需的端口傾聽和學習的過程,只有端口關閉和打開的過程。這樣,在主干鏈路失效時可以更加快速地聚和到新的鏈路,它的自愈時間能達到12秒。這對于運營商提供基于以太網的業務非常重要。

為了防止用戶的鏈路發生故障影響骨干的波動,可以使用多STP802.1s),每個VLAN單獨使用一個STP,有效地實現用戶同骨干的隔離。

802.3ad鏈路匯聚:鏈路匯聚是指將以太網交換機上的多個物理端口匯聚成一個邏輯端口。這種機制對于運營商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包括:將交換機之間的多個物理連接作為一條邏輯連接來管理,簡化網絡管理;在一條邏輯連接內的不同連接之間實現負載均衡和共享;實現了對物理端口和鏈路的保護,即當部分端口或鏈路失效時,邏輯連接仍能以較低的速率工作;運營商可以靈活地提供不同速率的以太網連接。

802.3ahEFM該標準主要定義用于用戶接入部分的以太網物理層規范(PHY),包括銅線、PON和光纖等以及接入部分的以太網OAM。EFM定義的OAM用于監視鏈路運行狀態,如自動發現和連通性驗證,時延、抖動和丟包率測試等以及改善故障定位能力。EFM通過定義以太網OAM協議數據單元(PDU)來實現OAM功能,包括遠端環回、事件通告和鏈路狀態信息上報等。該標準定義的OAM機制只適用于單一鏈路,而不能實現端到端的OAM機制。

802.17RPR彈性分組環(RPR)是一種基于MAC層的新技術,正在由IEEE802.17工作組進行標準化。RPR能夠提供多種業務在環形拓撲結構上的高效傳送,是專門針對運營商的需求而開發的一種分組傳送技術。RPR技術吸收了以太網的經濟性和SDH系統50ms環保護特性。RPR技術具有以下特點:媒質獨立性;空間復用和統計復用;具有擁塞控制機制和公平算法;支持業務分類和QoS機制。

雖然RPR的標準還沒有最終完成,但是已經有許多設備廠商提供不同類型的產品。RPR技術的應用分三種方式:一是通過引入支持RPR功能的線路接口板,對IP設備進行升級,支持環網保護,提高IP網絡的可靠性。二是獨立式RPR設備,可以同時支持數據和TDM業務,主要用于城域網的接入層。三是與MSTP設備相結合,增強MSTP對數據業務的支持能力,使其同時具有SDHRPR的優勢,適用范圍更廣泛。

3MEF解決城域以太網四大課題

城域以太網論壇(MEFMetropolitan Ethernet Forum)是一個專注于解決城域以太網技術問題的非盈利性組織。欲進一步了解的請進入

4、IETF研究分組網如何提供以太網業務

在以太網標準方面,IETF主要研究如何在分組網絡(如IP/MPLS)中提供以太網業務。與以太網標準相關的工作組主要是PWE3Pseudo Wire Emulation Edge-to-Edge:端到端虛擬線模擬)工作組和L2VPN工作組。

PWE3是一種在分組交換網絡(PSN)上模擬各種點到點業務的機制,被模擬的業務可以是TDM專線、ATMFR或以太網等。PWE3利用PSN上的隧道機制來模擬一種業務的必要屬性,這里的隧道稱為虛擬線(PW)。使用PWE3機制,運營商可以將所有的傳送業務轉移到一個融合的網絡(如IP/MPLS)之中。從用戶的角度來看,可以認為PWE3模擬的虛擬線是一種專用的鏈路或電路。

IETF PWE3工作組目前正在制訂業務封裝和業務模擬的標準。PWE3協議側重于特定業務的端到端模擬和維護,而不是規范隧道的創建和放置。PWE3封裝使用的隧道技術包括IP、L2TPMPLS,并對這些PSN使用相同的技術規范。

L2VPN工作組負責制訂由運營商提供的L2VPN實施方案。L2VPN工作組并不制訂新的協議,而是對現有的協議提出功能需求。例如該工作組不會制訂新的封裝機制,而是使用PWE3工作組制訂的封裝協議。L2VPN工作組目前正在制訂以下標準:

虛擬專線業務(VPWS):IP/MPLS網上提供L2點到點連接業務,如PPP/HDLC、FRATM和以太網業務等。該標準主要基于著名的Martini草案而來。

虛擬專用LAN業務(VPLS):IP/MPLS網上模擬LAN業務,在廣域網范圍實現以太網設備的互聯。VPLS可以通過MPLSVLAN堆疊(Q-in-Q)來實現。從用戶的角度來看,VPLS使得運營商的網絡看起來類似一個VLAN。一個VPLS具有特定的SLA,保護屬性和可用性屬性,MAC地址學習能力和數據轉發能力。

只支持IPL2VPNIP/MPLS網上提供只支持IPL2VPN業務,實現IP設備的互聯。用戶的IP設備可以看作是連接到一個LAN,或是一個點到點的電路。

百度云服務器
© 2004-2025 通信人在線 版權所有 備案號:粵ICP備06113876號 網站技術: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