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PS協議規程即鏈路接入SDH規程(LAPS,Link Access Procedure-SDH)。LAPS是HDLC的一個子集,包括數據鏈路服務和協議規程,主要用于IP over SDH和以太網在SDH上的運作,以實現多業務傳輸節點(MSTP)技術。根據下述介紹的標準,關于IP over SDH和Ethernet over SDH的含義詳見下表0中。
表0:IP over SDH和Ethernet over SDH的定義
欲更多了解高級數據鏈路控制(HDLC)協議介紹的請進入。
值得一提的是,使用LAPS協議規程的技術應用,是首先由我國向ITU-T提出,得到ITU-T批準并獨立編號的建議。即X.85和X.86建議等。它是由我國國家光通信工程研究中心、國家863產業化基地的烽火科技集團(也稱武漢郵科院)的以余少華博士為核心的有關工程技術人員,代表中國向ITU-T提交的光通信領域應用的通信標準。現將其標準情況介紹如下。下述各類型各種類的建議或標準都是由余少華博士主持起草編制的。
一、使用LAPS實現IP over SDH的標準
1、ITU X.85 /Y.1321建議
在1998年我國向ITU-T提出,2000年3月31日得到ITU-T正式批準,后又經過幾次修訂,于2001年3月15日正式發布為X.85/Y.1321《IP over SDH using LAPS》。目前X.85還有2個修訂單(《面向比特的LAPS方法》(04/2004)和《封裝協議的其他SAPI值 》(01/2009))。這是我國在ITU-T具有獨立編號的第一個重要光通信國際標準。
該建議書提供了一個名為LAPS的簡單HDLC規范,以使IP直接適應SDH。引入服務訪問點標識符(SAPI)來封裝IPv4、IPv6、PPP和其他上層協議。當Address字段設置為“11111111”并且數據鏈接設置為按RFC 2615定義的方式運行時,LAPS與RFC 2615完全兼容。該建議的主要內容是由7章、3個附件和1個附錄組成,若要詳細了解該建議的具體內容的請查閱下附件1-1。
附件1-1:X.85/Y.1321 (03/2001)《IP over SDH using LAPS》
2、我國通信行業標準YD/T 1061
X.85/Y.1321建議在我國的直接轉化,是2000年5月31日由當時的信息產業部發布的YD/T 1061-2000《同步數字體系(SDH)上傳送IP的LAPS技術要求》(由于是我國提出的標準所以在我國轉化的較快),并于2000年10月1日開始實施。而后由于ITU-T的修訂,我國也在2003年1月22日發布了修訂版,即YD/T 1061-2003《同步數字體系(SDH)上傳送IP的LAPS技術要求》,并于發布之日起實施。同時代替YD/T 1061-2000。然而事實上在2012年10月1日又被GB/T 28497-2012代替了。
YD/T 1061參照X.85/Y.1321而制定,在技術上與X.85/Y.1321是等同的。YD/T 1061-2003規定了根據ITU-T建議X.200的內容,構造了用于IP over SDH的簡單的HDLC協議模型。并通過服務訪問點標識符(SAPI)規定了多邏輯鏈路,以封裝IPv6、IPv4、PPP和其他上層協議的數據包。還定義了在IP over SDH網中使用的各種物理接口和服務原語。本標準并不規定從LAPS到SDH的映射。適用于以SDH設備作為傳輸手段的公用電話網中的長途網、中繼網和接入網,適用于以光纖光纜為基本的傳輸媒質,原則上也可以用于微波和衛星等。采用其它傳輸手段所產生的特殊要求將由其它相關文件規定。該標準的主要內容是由7章和3個附錄組成,其章節和附錄名稱詳見下表1-2。
表1-2:YD/T 1061-2003的目錄
3、我國國家標準GB/T 28497
在2012年6月29日我國又發布了國家標準GB/T 28497-2012《同步數字體系(SDH)上傳送IP的LAPS技術要求》,并于2012年10月1日開始實施,事實上已代替了YD/T 1061-2003。該標準修改采用X.85/Y.1321,將其附件A、B、C放在正文第8、9、10章,將其附錄I放在正文的第11章。為了區別與PPP/HDLC傳送方式的不同,增加了資料性附錄A。
該標準規定了用于IP over SDH的簡單高級數據鏈路規程(HDLC)協議模型;通過服務訪問點標識符(SAPI)規定了多邏輯鏈路,以封裝IPv6、IPv4、PPP和其它上層協議的數據包;定義了在IP over SDH網中使用的各種物理接口和服務原語。但本標準并不規定從LAPS到SDH的映射,也不規定LAN(局域網)如何接入“IP over SDH using LAPS”。該標準的主要內容是由11章和1個附錄組成,其章節和附錄名稱詳見下表1-3。若要詳細了解該標準的具體內容的請查閱下附件1-3。
表1-3:GB/T 28497-2012的目錄
附件1-3:GB/T 28497-2012《同步數字體系(SDH)上傳送IP的LAPS技術要求》
二、使用LAPS實現Ethernet over SDH
1、X.86/Y.1323建議
2001年2月2日,ITU-T再次批準了由我國提出的,具有獨立編號的第二個光通信重要建議X.86/Y.1323《Ethernet over SDH》。它是把以太網和吉比特以太網引入電信傳輸網的第一個國際標準。目前該建議有1個修訂單《Using Ethernet flow control as rate limiting (04/02)》。
該建議書規定了如何通過LAPS操作以太網(由IEEE 802.3定義),并提供了一種連接LAN的簡單技術,并通過廣域網(WAN)在私人和/或公共網絡提供以太網LAN擴展。該技術的特點包括低延遲方差,遠程性能監測能力,遠程故障指示能力,突發流量狀況下的主動流量控制以及易于使用和維護,特別是在SDH傳輸領域。該建議的主要內容是由10章和2個附錄組成,若要詳細了解該建議的具體內容的請查閱下附件2-1。
附件2-1:X.86/Y.1323 (02/2001)《Ethernet over SDH》
2、我國通信行業標準YD/T 1179
X.86/Y.1323建議在我國的直接轉化是2002年2月1日由原信息產業部發布的YD/T 1179-2002《在同步數字體系(SDH)上傳送以太網幀的技術規范》,并于發布之日起實施。然而事實上在2012年10月1日起被GB/T 28498-2012所代替。YD/T 1179-2002在技術上與X.86/Y.1323建議等效。
該標準根據ITU-T標準X.200,為了在對等系統間提供協議兼容性,規范了Ethernet frame(由IEEE 802.3工作組定義)over SDH 協議棧,它可用于同步數字系列(ITU-T G.707標準)。ITU-T X.85/Y.1321標準中引入的LAPS協議和規范繼續用來為以太網到LAPS提供適配。LAPS描述了一種類似HDLC的成幀結構,用來封裝IEEE 802.3以太網MAC幀,它提供了點到點全雙工操作。但沒有規定LAPS到SDH的具體映射方法。該標準的主要內容是由10章和2個附錄所組成,其章節和附錄名稱詳見下表2-2。
表2-2:YD/T 1179-2002的目錄
欲更多了解多以太網到SDH映射方法的請進入。
3、我國國家標準GB/T 28498
在2012年6月29日我國又發布了國家標準GB/T 28498-2012《在同步數字體系(SDH)上傳送以太網幀的技術要求》,并于2012年10月1日開始實施(與GB/T 28497-2012同時發布與實施),事實上已代替了YD/T 1179-2002。GB/T 28498-2012修改采用X.86/Y.1323建議,將其附錄I放在正文第11章,保留其附錄II作為該標準的資料性附錄A。
GB/T 28498規定了Ethernet frame(由IEEE 802.3工作組定義)over SDH協議棧。包括協議框架、物理層規范、鏈路層服務設施和規范,在技術上修改采用ITU-T X.86建議。標準中引入的LAPS協議和規范用來為以太網到LAPS提供適配。LAPS描述了一種類似HDLC的成幀結構,用于封裝IEEE 802.3以太網MAC幀,它提供了點到點全雙工操作。適用于同步數字系統(ITU-T G.707),但不規定LAPS到SDH的具體映射方法,對所有基于以太網的協議(包括IEEE 802.3以太網)以及所有SDH標準不作任何改動。該標準的主要內容是由11章和1個附錄所組成,與YD/T 1179-2002基本相同,只是將其附錄A調整為第11章而異。若要詳細了解該標準具體內容的請查閱下附件2-3。
附件2-3:GB/T 28498-2012《在同步數字體系(SDH)上傳送以太網幀的技術要求》
三、ITU X.87:MSR
另外,在上述的X.85/Y.1321和X.86/Y.1323之后,同樣是由我國提交的“基于RPR的多業務環”標準,在2003年10月29日得到了ITU-T的批準,即X.87/Y.1324《Multiple services ring based on RPR》。這是我國提出的、獲國際電聯批準的又一個重大國際電信標準。
MSR的提出起源于中國提出的ITU-T X.85和X.86兩個國際標準。MSR是一種新型的光城域網組網和應用模式。作為城域網新技術之一,MSR能夠很好地適應下一代網絡(NGN)的需要,它具有構架新型、高質量、高可靠性、低成本的特點。
欲更多了解多業務傳送節點(MSTP)相關標準介紹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