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最初是3GPP為移動網絡定義的,而在NGN的框架下,IMS應同時支持固定接入和移動接入。因此IMS并不是移動網絡的專利,固定NGN中也包括IMS的階段。國際標準化組織幾乎一致認為IMS結構是對于正在尋找通信發展方向結構的運營商的一個最好路標。
IMS的標準非常復雜,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實際上有多個組織致力于IMS的標準化工作,包括3GPP、3GPP2、OMA(開放移動聯盟)、Parlay組織、ITU、IETF、ETSI TISPAN等,其標準化和研究的內容詳見下表0。下面介紹當時各標準化組織對IMS研究情況。
表0:相關標準化組織IMS的標準化和研究的內容
1、3GPP
IMS最初是在3GPP的R5版本中提出的,在R6/R7版本中繼續完善。R5版本已經在2002年6月凍結,R6版本也已在2004年底凍結,R7版本將在2006年初完成。R5主要是對IMS網絡框架的制定;R6/R7主要是在R5基礎上的對IMS補充完善,對網絡的基本體系架構不作改動,如表1所示;IMS與其之前版本的差別如圖1所示。
表1:3GPP IMS標準研究進展和內容
圖1:IMS與其之前版本的差別
當時3GPP中進行IMS的相關工作組包括:SA組的所有子組(SA1、SA2、SA3、SA4、SA5),CN組CN1、CN3、CN4、CN5子組,Terminal組的T1、T3子組。
2、3GPP2
3GPP2中的IMS部分規范的制定由TSG-S(Services and Systems Aspects)組負責,實際由Working Group 3(Packet Switched Network,PSN)中的Working Group 3.2 Multimedia Domain(MMD)承擔。相關的IMS規范編號為X.S0013系列,當時已經通過的規范有10個,涉及到IMS的Stage1、Stage2、Stage3,涵蓋了需求、體系架構、接口等方面。
3GPP2在IMS標準化方面的主要任務是將IMS作為多媒體域解決方案的一部分加以定義,后者進一步包含了分組數據子系統。多媒體域和CDMA2000接入網一起構成了3GPP2的第三代全IP核心網。3GPP2吸收了 3GPP的IMS核心規范作為基礎,重點解決底層分組和無線技術的差異,如:
●3GPP2中不支持IMS與分組數據子系統的IP策略控制;
●3GPP2 IMS要求也支持IPv4;
●計費解決方案;
●不支持CAMEL有關功能。
3、ETSI
ETSI TISPAN研究的焦點是如何在短期內實現NGN。總體上,TISPAN_NGN的核心網包含的范圍很廣,它涵蓋了多種子系統,其中包括基于SIP的核心網。在這樣的框架下,NGN可以實現基于SIP的業務、基于SIP-I協議的傳統業務以及基于RTSP(實時控制流媒體協議)的業務等。TISPAN_NGN核心網中基于SIP的核心網將采用3GPP定義的IMS平臺,并盡可能重用3GPP R6版本的相關規范,但要求支持更多的接入方式,包括xDSL、WLAN、LAN、MAN等。當時,ETSI TISPAN把正在制訂NGN相關規范,命名為TISPAN NGN Release 1。TISPAN_NGN Release 1總體需求包括:一是固定終端可以獲得3GPP IMS核心網提供的所有業務;二是能夠全部或部分替代現有核心網提供的PSTN/ISDN業務。
關于IMS的研究,TISPAN和3GPP的合作比較緊密,并成立了聯合工作組研究NGN-IMS相關問題。在3GPP與TISPAN的聯合工作下,TISPAN NGN-IMS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欲更多了ETSI TISPAN標準研究情況介紹的請進入。
4、ITU-T
2004年6月剛剛成立的ITU-T FGNGN(NGN專題組)也已經開始對IMS進行研究,涉及IMS的業務和網絡框架方面。ITU-T FGNGN將研究NGN業務需求,3GPP IMS R6中定義的業務將作為業務研究的起點,但同時強調業務應具有靈活的生成能力。ITU-T FGNGN還將研究有關IMS的網絡融合技術,包括:NGN-IMS的框架結構應該是一個與接入技術無關的網絡,應盡可能多地支持各種接入技術,包括有線的和無線的各種技術;對于基于SIP會話的業務,將以IMS為基礎開展工作,并參考3GPP的一系列相關規范。
欲更多了ITU-T FGNGN標準研究情況介紹的請進入。
5、關于3GPP、ETSI和ITU-T研究IMS標準的側重點
雖然3GPP、ETSI和ITU-T 都在研究IMS,但是研究的側重點也不盡相同。3GPP對于IM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表5所示的4個方面,總的來看3GPP的工作重點更多的是對已經制定的IMS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規范進行更新和完善。
表5:3GPP對于IMS主要集中研究的內容
2004年,歐洲ETSI TISPAN提出了NGN的主體架構,包括應用層、控制層、承載層和接入層,其中控制層面包括4個子系統,基于SIP會話的子系統、PSTN/ISDN仿真子系統、基于RTSP的子系統和提供其他多媒體業務的子系統,其中基于SIP會話的核心網子系統重用了IMS的網絡架構。在TISPAN的NGN框架下,還定義了網絡附著子系統和資源與準入控制子系統RACS(Resource and Admission Control Subsystem)。網絡附著子系統主要完成IP地址的分配和根據user profiles對用戶授權等;RACS的主要任務則是完成資源的調度和分配,實現QoS控制,這兩個子系統是包括IMS在內的控制層的4個子系統共用的。ETSI TISPAN的這種網絡框架是目前NGN的主體架構,ITU-T的NGN架構和ETSI TISPAN的基本相同。總之,ITU-T和ETSI TISPAN這兩個組織的工作重點在于從支持固定接入方式的角度對IMS提出各種需求;從NGN的總體框架角度,明確IMS與其他子系統以及其他外部網絡之間關系,并在3GPP的技術規范的基礎上,制定新的規范。
欲進一步了IMS技術介紹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