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波長位移光纖(CSF,Cut-off Shifted Fibre)為單模光纖,是指單模光纖中大于此自由空間的波長(其截止波長應大于1 530 nm)時二階LP11模中止傳播。該纖的IEC分類類別代碼為B1.2類,其ITU-T的建議代號為G.654。這種損耗非常低的截止波長位移光纖(CSF)能應用于長距離數字傳輸場景,例如長距離地面傳輸線路系統和使用光放大器的海纜系統。
一、截止波長位移單模光纖的標準化情況
單模光纖的標準化,在國際上,主要是由IEC制定的。IEC的單模光纖的標準編號為IEC 60793-2-50的標準所規范。ITU-T是參照IEC的單模光纖規范,又結合通信網絡用的傳輸特點,而制定了相應的單模光纖的建議,對于分類類別代碼為B1.2類的單模光纖的建議主要是ITU-T的G.654建議。在我國,主要是國家標準GB/T 9771.2標準對該類光纖的特性做了規范,當然還有通信行業標準YD/T 3348。在我國,單模光纖的國內標準主要是參照ITU-T建議書的相關要求(重點是傳輸特性),其它性能(如機械性能和環境性能等)有參照IEC規范,并結合我國光通信傳輸網的實際情況而制定的。由此,下述主要對G.654建議書、GB/T 9771.2和YD/T 3348標準進行其CSF特性與參數指標的介紹。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關于光纖的分類類別與分類代碼是由IEC規范命名的,即多模光纖被命名為類別A類,單模光纖被命名為類別B類,然后進一步的進行其子類的分類并命名其代碼。而ITU-T主要是依據其相應光纖(色散特性、波長特性等)以建議書編號來命名其分類,即“G.65x”表示。然后進一步以其適用場合不同要求(如是否帶光放大器、單通道或多通道、不同的工作波長下、不同的速率下、不同的彎曲半徑下等應用場合)而進行的子分級分類,如G.654的G.654.A、G.654.B、G.654.C、G.654.D和G.654.E等。其英文字母(如A、B)兩者的分類含義是不同的,請不要混淆。
欲更多了解光纖分類類別與分類代碼命名的請進入。
二、ITU-T G.654建議的CSF特性與參數指標
1、G.654建議書的概述
ITU-T 是在1988年11月25日首次批準發布G.654建議的,當時的名稱為《1 550 nm波長上損耗最小的單模光導纖維纜的特性》;在1997年第2次修訂(第3個版本)更名為《截止波長位移單模光纖和光纜的特性》。該建議歷經了10次修訂,目前已是第11個版本(于2020年3月15日發布)。在2000年10月修訂的第5個版本中細分為G.654A類和G.654B類光纖;在2004年6月修訂的第6個版本中增加了G.654C類光纖;在2012年10月修訂的第9個版本中增加了G.654D類光纖;在2016年11月修訂的第10個版本中又進一步增加了G.654E類光纖。G.654的A~E類光纖的適用場合描述詳見下表2-1中。
表2-1:G.654 A~E類光纖的適用場合描述
欲更多了解G.654建議發展情況的請進入。
2、G.654建議的CSF特性與參數指標
ITU-T G.654建議規定的是在1 300 nm波長附近具有零色散波長的單模光纖,它是1 550 nm波長附近損耗最小的截止波長位移單模光纖,是為1 530~1 625 nm波長范圍使用而優化的。如在第9版本版引入的G.654D類光纖,以改善光信噪比(OSNR)特性,可應用于更高比特率的海底系統;在第10版本版引入的G.654E類光纖,以改善光信噪比(OSNR)特性,可支持地面傳輸系統中100 Gbit/s和100 Gbit/s以上的數字相干傳輸系統的部署,使ITU-T建議 G.654的CSF光纖應用更廣。
2020年版(第11個版本)的G.654建議的主要內容由8章和1個附錄組成,具體章節名稱和附錄名稱詳見下表2-2中。重點內容是第6章《光纖屬性》(介紹了光纖的10個特性參數)、第7章《光纜屬性》(介紹了光纜的2個特性參數)和第8章《推薦值表》(按G.654的A、B、C、D和E類分別給出了相應的光纖和光纜的特性參數指標的建議值)。若要詳細了解該建議書的具體內容的請查閱下附件2。
表 2-2:2016年版G.654建議的目錄
附件 2:G.654(03/2020)《截止波長位移單模光纖和光纜的特性》
另外,在該建議的附錄《鏈路特性和系統設計的信息》中指出:一個拼接鏈路通常包括一定數量的光纖光纜的接頭制造長度。拼接鏈路的傳輸參數必須不僅考慮單根光纖長度的性能,而且還要考慮拼接系統計量。制造長度內光纖光纜的傳輸特性會有一定的概率分布,如果要取得最經濟的設計,時常需要考慮這種概率分布。鏈路特性值受一些因素的影響,而不像光纖光纜受例如接頭、連接器和安裝等的影響。這些因素未在該建議中規定。為了估計鏈路特性值,在附錄中提供了光纖鏈路的典型值,包括鏈路的衰減系數、色散參數和微分群時延等。
三、GB/T 9771.2標準規范的CSF特性與參數指標
1、概述
在我國,GB/T 9771.x系列標準規范了所有全部類別B類的單模光纖的性能與參數指標,包括B1~B6,當然包括其中的子類別。GB/T 9771.x《通信用單模光纖》系列標準重點是介紹單模光纖的特性參數的指標值要求,包括尺寸參數、光學特性和傳輸特性、機械性能、環境性能的參數指標要求及測量方法要求等。而對于光纖及光纜的相關屬性參數沒有做過多的介紹,可參見G.654。下面簡要介紹CSF(分類類別代號B1.2)的特性參數的指標值要求。
欲更多了解GB/T 9711.x系列標準詳細發布情況介紹的請進入。
2、GB/T 9771.2標準規范的CSF特性與參數指標
CSF特性指標要求是由GB/T 9771.2《通信用單模光纖 第2部分:截止波長位移單模光纖特性》所規范。其具體尺寸參數、光學特性與傳輸特性、機械性能、環境性能的參數指標要求請在下附件3中查找。其尺寸參數如下表3-2-1所示;其光學特性與傳輸特性中給出了10個參數(參數名稱見下表3-2-2)的指標要求。注意,GB/T 9771.2-2020主要是參照2016年版(第10個版本)的G.654建議書而規范了CSF的光纖尺寸要求和傳輸特性要求;而CSF的機械性能和環境性能主要是參照IEC 60793-2-50的2015年版本所編制。
表 3-2-1:B1.2類單模光纖的尺寸參數要求
表 3-2-2:B1.2類光纖的光學特性和傳輸特性的參數名稱
附件 3:GB/T 9771.2-2020《通信用單模光纖 第2部分:截止坡長位移單模光纖特性》
四、YD/T 3348標準規范的CSF特性與參數指標
工信部在2018年也發布了截止波長位移單模光纖特性的通信行業標準,即YD/T 3348-2018《截止波長位移單模光纖特性》。它同樣規范了CSF的尺寸參數、傳輸特性、機械性能、環境性能的參數指標要求,其具體要求請查詢下附件4。注意,YD/T 3348-2018標準與GB/T 9771.2-2020標準的采標(ITU-T和IEC)情況完全相同。
附件 4:YD/T 3348-2018《截止波長位移單模光纖特性》
欲具體了解我國相關單模光纖方面通信行業標準情況的請進入。
由上介紹可知,國內標準的更新要滯后于國際標準的。目前,對于截止波長位移單模光纖(B1.2類),ITU-T G.65建議書的最新版本是2020年版, IEC 60793-2-50的最新版本是2018年版本。
欲進一步了解更多類型光纖的特性與參數指標的請進入。
478.77KB
923.3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