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數字程控交換設備的時鐘性能要求,在我國國家標準GB/T 15838-2008《數字網中交換設備時鐘性能測試方法》中,它規范其相應指標項目測試方法的同時,給出了數字程控交換設備的各項時鐘性能指標要求。它是參照ITU-T G.810《同步網的定義和術語》、G.812《適用于同步網節點從鐘的定時要求》和G.823《以2048kbit/s系列等級為基礎的數字網內抖動和漂動的控制》,對GB/T 15838-1995進行的修訂。該標準給出的時鐘性能指標包括頻率準確度、牽引范圍、抖動/漂移產生、抖動/漂移輸入容限、抖動/漂移傳遞特性、保持特性、相位瞬變/相位不連續性等性能要求。
1、頻率準確度:按二級轉接交換設備和三級本地交換設備不同分別給出了要求,具體詳見下表1。
表1:頻率準確度和牽引入/牽引出范圍的指標要求
2、牽引入/牽引出范圍:同樣是按二級轉接交換設備和三級本地交換設備不同分別給出的,也列入表1中。
3、漂移產生:在跟蹤理想輸入頻率基準的情況下,對任何大于100s的周期內,轉接交換設備時鐘、本地交換設備時鐘輸出端的最大時間間隔誤差(MTIE)應不超過1μs;對于時間偏差(TDEV)限值有待進一步研究。MTIE和TDEV限值要求詳見下表3。
表3:轉接交換和本地交換設備時鐘漂移產生(MTIE和TDEV)
欲更多了解MTIE和TDEV概念的請進入。
4、抖動產生:在鎖定理想輸入參考信號的情況下,當通過一個折角頻率分別為20Hz和100kHz的單極點帶通濾波器進行測量時,以60s為測量間隔,在2048 kHz和2048kbit/s同步輸出接口產生的固有抖動峰峰值應不超過0.05 UI。
5、抖動/漂移輸入容限:在2048kbit/s接口的輸入口,輸入數字信號抖動和漂移的最低容限值應符合下表5和圖5中的規定。當輸入數字信號中加入該抖動/漂移最低容限限值時,數字交換設備時鐘不應引起:任何告警;參考倒換;進入到保持工作狀態。
表5:轉接交換和本地交換設備時鐘抖動/漂移最低輸入容限
圖5:最大允許輸入抖動和漂移的最低容限
6、抖動/漂移傳遞特性:傳遞特性規定了交換設備輸出端的抖動/漂移與輸入端的抖動/漂移之問的關系,其模板如圖6所示。它類似一個低通濾波器的限值范圍,其最大增益為0.2dB,在0.1Hz處有一轉折點,斜率為60dB/oct。對其模板的高頻(抖動)部分不作規定,但是,在100Hz以上,應當提供足夠的衰減。
圖6:抖動/漂移傳遞特性模板
7、保持性能:在保持工作狀態,時鐘的輸出在任何S秒周期內的MTIE不應超過下列限值,其參數a、b、c的取值應滿足下表7的要求:
對于S≥100,MTIE(S)=[aS+(1/2)bS2+c] ns
表7:參數a、b、c取值表
8、相位瞬變/相位不連續性:對時鐘進行的不經常的內部操作(如主備時鐘板卡倒換)或者重新安排(如同步鏈路倒換),應滿足下表8的要求。
表8:相位瞬變/相位不連續性指標要求
9、監測、告警和控制功能檢測:
1)監測功能要求:交換設備應具有下表9-1所示的監視功能。
表9-1:監測功能要求
2)告警功能要求:它包括滑碼告警、輸入參考信號丟失或錯幀告警、輸入頻率基準故障或降質告警、鎖相環調節范圍臨界告警等四種情況,其要求詳見下表9-2。
表9-2:告警功能要求
3)控制功能要求:在本地維護終端上或網管中心應可實施下列人工控制功能,包括:選擇時鐘工作狀態(快捕、跟蹤和保持);倒換時鐘;倒換輸入參考;啟動/關閉自動倒換等。
上述僅介紹了交換設備的時鐘性能指標要求,在GB/T 15838中給出了其性能指標的測試放大,同時還給出了《使用儀表的主要性能要求》和《試參數定義》兩個附錄。若要詳細了解其內容的請查閱下附件。
附件:GB/T 15838-2008《數字網中交換設備時鐘性能測試方法》
欲進一步了解程控交換設備其它性能指標要求的請進入。
欲進一步了解數字同步網概念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