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傳送網絡(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是由一系列光纖鏈路連接的光網絡要素組成,根據ITU-T G.872的要求,能夠提供的功能包括傳輸、復用、路由、管理、監視以及承載客戶信號的光通道的生存性。為此,ITU-T建議G.8201《光傳送網內(OTN)的多運營商國際通道的誤碼性能參數》規定了OTN的誤碼性能目標(PO,Performance Objective)要求。
欲更多了解數字傳輸網絡誤碼性能目標分類的請進入。
一、誤碼性能評估參數
1、主要參數
OTN網絡采用基于塊誤碼方式在線業務性能測量。ODUk通道誤碼性能評估基于可用時間內發生的事件數。主要事件有誤塊(EB)、嚴重誤塊秒(SES)、背景誤塊(BBE);其相關參數有嚴重誤碼秒比(SESR)和背景誤碼比(BBER)等。
欲更多了解這些參數定義的請進入。
在ITU-T建議M.2401中對這些事件與參數有相應的解釋,欲了解的請進入。
2、導致的缺陷
除了路徑性能監視之外,還包括串聯連接監視(TCM,tandem connection monitoring)。ITU-T G.798中定義的在線缺陷條件用于確定在路徑上可能發生的性能狀態的變化。為此,下表1-2-1和表1-2-2分別給出了導致近端或遠端SES的缺陷。
表1-2-1:導致近端SES的缺陷
表1-2-2:導致遠端SES的缺陷
3、異常
當ODUk路徑不在缺陷狀態時,在線業務中的異常條件來確定該路徑的錯誤性能。定義的異常如下:
a1:由EDC指示的具有相應EDC用法的EB(EDC即錯誤檢測代碼:Error Detection Code,由G.8201定義)。
4、誤碼性能評估參數
對于ODUk傳輸路徑,需要使用以下事件來估計完整的性能參數集:
SES:當在一秒鐘內至少有15%的EBs來自異常a1,或者根據表1-2-1和表1-2-2出現一個缺陷時,就會觀察到SES(見表1-4)。
BBE:當一個異常a1發生在一個不屬于SES的塊中時,BBE被觀察到。
對于每種ODUk路徑類型,導致SES的錯誤塊閾值如表1-4所示。
表1-4:SES的閾值
二、誤碼性能目標(PO)
1、端到端的性能目標
下表2-1規定了27 500km HROP的端到端誤碼性能目標數值。SESR和BBER假設使用了ITU-T G.709/Y.1331規定的FEC。適用于真實通道的實際目標值根據表中數據導出,并使用下述詳細描述的分配策略。通道的各個方向應獨立滿足所有參數的分配目標。換句話說,如果在給定評估周期結束時,通道任一方向的任一參數超過分配的目標,則該通道未能滿足要求。本要求應理解為需滿足的長期目標值,典型的測試評估周期是30天(1個月)。
表2-1:27 500km國際ODUk HROP端到端誤碼性能目標
欲詳細了解假設參考光通道(HROP)的請進入。
2、端到端誤碼性能目標的分配策略
基于塊的分配:對于TON HROP中三種類型的運營商域,使用的塊分配策略為:骨干運營商域(BOD)的塊分配為5%;區域運營商域(ROD)的塊分配為5%;本地運營商域(LOD)的塊分配為7.5%。
基于距離的分配:此外,還對各個運營商域給出了額外的基于距離的分配。此距離基礎的分配基于空中路由距離和路由因子的乘積,為每100km分的0.2%。此基于距離的分配添加到塊分配上,以得出運營商域的總分配。對于各運營商域,路由因子的規定詳見下表2-2。
表2-2:路由因子的取定
欲更多了解假設參考數字通道(HRDP)性能目標分配策略的請進入。
欲進一步了解OTN傳輸性能指標要求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