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國際長途區號,即ITU-T建議書 E.164《The international public telecommunication numbering plan(國際公用電信的編號計劃)》中的國際通信的國家代碼(CC)。對于電信用戶來講,在所在國發起異國的電話呼叫,在撥出國際呼叫前綴后,應撥叫對方國家的國家碼,再撥叫對方的國家(重要)號碼(國內長途區號(E.164稱之為國內目的碼NDC)+本地網用戶號碼),方能建立其國際通話。而各個國家通信的國家碼是由ITU-T依據 E.164建議的規則予以編號分配的。
欲詳細了解我國固定電話網編號內容的請進入。
一、國際長途區號的編號計劃
國際長途區號即國際通信中的國家代碼(CC,country code)是遵循ITU-T 建議E.164所制定的編號計劃的。在ITU-T 建議E.164中規定了五種國際公用電信的編號結構,其中第一種結構就是按地理區域(geographic areas)的編號結構,如下圖1所示。該編號結構能夠在本地、國家及國際上唯一的確定一個電話用戶,我國固定電話通信網的電話通信就是采用的這種編號結構及編號計劃的。
圖1:ITU-T建議 E.164按地理區域的編號結構
欲詳細了解ITU-T E.164建議書具體內容的請進入。
該結構是由國家碼(CC)、國內目的碼(NDC,National Destination Code)和用戶號碼(SN,Subscriber Number)所組成,其最大位長為15位,國內目的碼NDC(也即國內長途區號)和SN由采用國自己按E.164要求結合本國實際編號規劃。國家代碼(CC)或稱國際長途區號采用的是不等位編號,即為1位、2位或3位十進制數字編號,可用I1~I1I2I3表示。之所以采用到三位編號,是主要考慮到編號容量。這里的國家(country)是指包括“目的國”或“起源國”,指明了一個具體的國家或一組國家(綜合編號方案)或特定的地理區域。國家代碼(CC)或稱國際長途區號將由ITU-T的國際電信標準化局(TSB,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Bureau)按照E.164建議規定的規則進行規劃的。ITU-T的建議E.164.1和E.190給出了E.164編號計劃的地理區域編號結構的原則、準則和程序。
二、國際長途區號的編號規劃
ITU-T的TSB依據E.164建議規定的國家代碼(CC)或稱國際長途區號編號規則,結合全球各國的地理位置(如北美區域、歐洲區域等),在全球范圍內共設置10個國際編號區,即把I1I2I3中的首位I1=0~9,其中I1=0備用。目前規劃I1=1~9稱為國際長途區號代碼編號區的區號,共9個區。在編號區內結合各國用戶數量的實際給以1位(I1)或2位(I1I2)或3位(I1I2I3)的代碼編號,如我國的國家代碼為“86”,說明我國處于國際編號區8區中。附件2為ITU-T的TSB公布的最新一期的ITU-T E.164建議書分配的國家代碼列表。
附件2:ITU-T E.164建議書分配國家代碼(CC)列表(國際長途區號)
從附件2看出:國際編號區1區和7區采用了一個綜合編號區方案,他們使用1位的編號方案,這些國家或地區的國際長途區號(即CC)均為“1”或均為“7”。梵蒂岡與意大利的國家代碼都為“39”,等等。另外,在這些代碼中,還有些用于不同的業務代碼(如800為國際免費電話業務、808為國際費用分攤業務等),用于不同業務的代碼被匯總于下表2中。
表2:國家代碼中用于不同業務的代碼
三、國際長途呼叫前綴的規劃
當主叫用戶呼叫另外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用戶時,首先需撥一位或幾位數字,這一位或幾位數字表示這次呼叫是國際或地區之間呼叫,故稱國際前綴,也稱國際字冠。各國的國際長途電話業務字冠(即國際長途前綴),是由世界各國依據各國通信網絡的具體情況自己規劃使用的,并非屬于ITU-T E.164編號計劃的內容。鑒于此,各國的規劃是不盡相同的,如我國和大部分國家的國際長途前綴規劃使用“00”;而美國和加拿大等國則為“011”;還有一些國家使用其它號碼的等,因此在國外使用時,應注意當地國家的規定。特別指出的是,世界各國的國內長途業務字冠(國內長途前綴)也是如此,由各國自己規劃使用。下附件3為ITU-T的TSB公布的各國國際撥號程序(國際長途前綴與國內長途前綴)列表。
附件3:世界各國國際撥號程序(國際長途前綴與國內長途前綴)列表
欲更多了解我國國內長途區號編號計劃與方案內容的請進入。
170.5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