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數據戰略是我國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提升國家治理能力、保障數據安全而制定的重要戰略,是又一重大國家發展戰略。這一戰略的提出,標志著我國將大數據作為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通過數據驅動創新,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社會治理現代化。
一、國家大數據戰略的出臺
1、國家大數據戰略的提出
在2015年10月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提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數據資源開放共享。這也是我國首次提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黨中央建議在國家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中進行布局。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再次強調指出,大數據是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應審時度勢、超前布局,推動大數據技術產業創新發展,加快建設數字中國。
2、國家大數據戰略的規劃布局
在2016年3月全國兩會上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其中,在第六篇《拓展網絡經濟空間》中的第二十七章對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進行了部署,把大數據作為基礎性戰略資源,全面實施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快推動數據資源共享開放和開發應用,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和社會治理創新。部署的內容包括加快政府數據開放共享和促進大數據產業健康發展兩方面,具體詳見下表1-2的描述。
表 1-2:國家“十三五”發展規劃部署的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的內容
2021年3月12日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2021~2025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對大數據的發展與應用也做出了布局規劃。
二、國家大數據戰略的實施
1、《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
早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之前,國務院在2015年8月31日印發了關于《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國發 [2015] 50號),旨在全面推進我國大數據發展和應用,加快建設數據強國戰略。該《行動綱要》已經從國家大數據發展戰略全局的高度,為我國大數據的發展進行了頂層設計和統籌部署,是我國促進大數據發展的第一份權威性、系統性的政府文件,是指導我國未來大數據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行動綱要》也是提出國家大數據戰略的基礎和誘發,為國家實施大數據戰略做了充分的準備。這是因為:
從全球范圍看,運用大數據推動經濟發展、完善社會治理、提升政府服務和監管能力正成為趨勢,有關發達國家相繼制定實施大數據戰略性文件,大力推動大數據發展和應用。目前,我國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居全球第一,擁有豐富的數據資源和應用市場優勢,大數據部分關鍵技術研發取得突破,涌現出一批互聯網創新企業和創新應用,一些地方政府已啟動大數據相關工作。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大數據部署,深化大數據應用,已成為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和推動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需要和必然選擇。具體表現在下表2-1所述的三個方面。鑒于此,在我國,促進大數據發展勢在必行;將大數據發展提升為國家發展戰略正當其時。
表 2-1: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的時代背景
《行動綱要》的內容構成包括:發展形勢和重要意義;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主要任務;政策機制四個部分。其內容可以概括為“三位一體”,即圍繞全面推動我國大數據發展和應用,加快建設數據強國這一總體目標,確定三大重點任務:一是加快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推動資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二是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培育新業態,助力經濟轉型;三是健全大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強化安全支撐,提高管理水平,促進健康發展。圍繞這“三位一體”,具體明確了五大目標(未來5~10年逐步實現)、七項措施、十大工程。
欲詳細了解《行動綱要》內容與解讀的請進入。
2、推動大數據產業發展的規劃
推動大數據產業發展是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的重要內容。為此,在實施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的同時,我國又制定了不同發展時期的推動大數據產業發展的規劃,以促進國家大數據戰略的穩步實施。
“十三五”時期大數據產業的發展規劃。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工業和信息化部于2016年12月18日,首次編制并印發了《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工信部規 [2016] 412號),全面部署了“十三五”時期大數據產業發展工作,旨在推動大數據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加快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該《規劃》明確了“十三五”時期大數據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通過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式)、重點任務(7項)、重點工程(8個)及保障措施等內容,作為未來五年大數據產業發展的行動綱領。具體來說,主要從下表2-2-1所述的五個方面開展工作
表 2-2-1:“十三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部署的主要工作
欲詳細了解《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內容與解讀的請進入。
“十四五”時期大數據產業的發展規劃。“十三五”時期,我國大數據產業快速起步。據測算,產業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30%,2020年超過1萬億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逐漸成為支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勢產業。然而,此時,我國大數據產業發展的現實是仍制約因素和發展機遇并存,詳見下表2-2-2所述。鑒于此,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總體部署,2021年11月1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關于《“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工信部規 [2021] 179號)。該《規劃》的內容包括:發展成就;面臨形勢;總體要求(含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通過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式));主要任務(6項);保障措施五部分。它在延續“十三五”規劃關于大數據產業定義和內涵的基礎上,進一步強調了數據要素價值。該《規劃》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統籌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統籌短期目標和中長期目標,統籌全面規劃和重點部署,聚焦突出問題和明顯短板,充分激發數據要素價值潛能,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構建穩定高效產業鏈,統籌發展和安全,培育自主可控和開放合作的產業生態,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優勢,為建設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提供有力支撐。其新特點具體體現詳見下表2-2-3。
表 2-2-2:“十三五”后我國大數據產業發展存在的不足與機遇
表 2-2-3:“十四五”時期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內容的新特點
欲詳細了解《“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內容與解讀的請進入。
另外,關于《信息產業發展指南》。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等文件的部署要求,在發布《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同時,即2016年12月30日工信部聯合發改委發布了《信息產業發展指南》(工信部聯規 [2016] 453號),《指南》從“十三五”信息產業發展的大背景下同時對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做出了規劃部署,具體要求詳見下表2-2-4。這些要求圍繞國家大數據戰略和《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的總體部署,打造數據、技術、應用與安全協同發展的自主產業生態體系,建設“數據強國”,其具有的特點也列于表2-2-4中。
表 2-2-4:《信息產業發展指南》中關于大數據產業發展的要求及其特點
欲詳細了解《信息產業發展指南》內容的請進入。
三、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的意義
大數據戰略作為數字中國建設的核心引擎,被納入國家創新驅動發展頂層設計。從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到“十三五”、“十四五”規劃明確將其作為新興戰略產業,體現了國家對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決心。國家大數據戰略不僅是技術變革,更是國家治理、經濟結構和社會發展的系統性重構。通過數據驅動創新,能夠全面提升國家綜合實力,搶占未來全球競爭制高點,同時為人民群眾創造更便捷、更公平、更安全的生活環境。其實施的重大意義詳見下表3的描述。
表 3: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的重大意義
欲進一步了解國家網絡強國戰略的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