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數據基礎設施是從數據要素價值釋放的角度出發,面向社會提供數據采集、匯聚、傳輸、加工、流通、利用、運營、安全服務的一類新型基礎設施,是集成硬件、軟件、模型算法、標準規范、機制設計等在內的有機整體。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在國家統籌下,由區域、行業、企業等各類數據基礎設施共同構成。網絡設施、算力設施與國家數據基礎設施緊密相關,并通過迭代升級,不斷支撐數據的流通和利用。據測算,數據流動量每增加10%,將帶動GDP增長0.2%,數據流動對各行業利潤增長的平均促進率為10%左右。
為此,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三部門于2024年12月31日發布了“關于印發《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的通知”(發改數據 [2024] 1853號),旨在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建設和運營國家數據基礎設施,促進數據共享的部署要求。
一、《指引》的出臺背景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和運營國家數據基礎設施,促進數據共享”。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積極探索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為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建設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奠定了良好基礎。同時,也要看到,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對數據流通利用和價值釋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更好發揮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作用,構建兼顧效率和公平、適應數據要素特征、發揮數據價值效用的國家數據基礎設施。鑒于此,三部門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組織編制了《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力爭在當前情況下,說清楚數據基礎設施的概念、發展愿景和建設目標,指導推進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形成橫向聯通、縱向貫通、協調有力的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基本格局,打通數據流通動脈,暢通數據資源循環,促進數據應用開發,培育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基礎,為數字中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二、《指引》的內容簡介
《指引》的內容是由概念內涵、發展愿景、總體功能、總體架構、重點方向、算力底座、網絡支撐、安全防護、組織保障等九部分所構成。概念內涵介紹了國家數據基礎設施的定義及含義;若要詳細了解《指引》具體內容的請查閱下附件。
附件:《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發改數據 [2024] 1853號)
1、發展愿景
發展愿景的內容包括主要目標和推進路徑兩部分。國家數據基礎設施是數據基礎制度和先進技術落地的重要載體。因此,《指引》提出了包括在數據流通利用方面、在算力底座方面、在網絡支撐方面、在安全方面和在應用方面的主要目標,具體詳見下表2-1-1。目標將總體實現“匯通海量數據、惠及千行百業、慧見數字未來”的美好愿景。
表 2-1-1:《指引》提出的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目標
《指引》基于我國數據基礎設施當前處于起步建設階段的現實,提出了分三步走的推進路徑,即分為2024~2026年、2027~2028年和2029年三個階段以推進我國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每階段建成的發展目標詳見下表2-1-2的介紹。
表 2-1-2:《指引》提出的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路徑
2、總體功能
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建設提出了數據資源化、要素化、價值化要求,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圍繞打造可信流通、高效調度、高速互聯、安全可靠的體系化能力,持續賦能各行業數據融合與智能化發展。因此,國家數據基礎設施總體功能應具有數據可信流通(開放普惠的數據流通)、高效算力供給(多元異構的算力協同)、數據高速傳輸(高效彈性的數據傳輸網絡)和全程安全可靠(動態全面的安全保障)的四大功能。
3、總體架構
國家數據基礎設施的總體架構中,其技術架構從構成層次上分為設施層、功能層和應用層三層,如下圖2-3所示。在能力構成上,應包括數據采集、數據匯聚、數據傳輸、數據加工、數據流通、數據利用、數據運營、數據安全等八大能力,具體能力要求詳見下表2-3。國家數據基礎設施的主要構成應包括主體構成和國家建設平臺兩部分,主體構成是指以行業、區域數據基礎設施為主體,以企業數據基礎設施為重要組成。
圖 2-3:國家數據基礎設施的技術架構
表 2-3:國家數據基礎設施的能力要求
4、重點方向
《指引》指出了國家數據基礎設施的重點建設方向,包括:建設數據流通利用設施底座、建設數據高效供給體系、建設數據可信流通體系、建設數據便捷交付體系、建設行業數據應用體系等五大方向。由圖2-3的技術架構不難看出,這五大重點方向是集中在其設施層中的數據流通利用設施子層的建設。
5、算力底座于網絡支撐
由圖2-3可知,國家數據基礎設施的建設是基于國家已建立的算力網絡和信息通信網絡之上的,國家算力網絡和國家信息通信網絡是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的堅實基座和重要支撐。國家數據基礎設施的建設是需要與算力網絡和信息通信網絡的有機高效配合、互聯互通。為此,對于算力網絡和通信網絡需要配合的內容詳見下表2-4。
表 2-4:國家數據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算力網絡和通信網絡
欲詳細了解我國算力網絡和信息通信網絡建設發展要求的請進入:算力網絡;寬帶中國
6、安全防護
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安全保障體系建設重點是構建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化的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安全保障框架,貫穿數據生命周期全流程,幫助各參與方提升數據安全保障能力,確保數據的可信性、完整性和安全性。主要體現在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安全保障層面和數據流通利用安全層面。
三、《指引》的作用
《指引》發布的顯著作用是促進開放共享、釋放數據要素價值。其具體體現在:降低門檻,培育產業良好生態;條塊結合,促進設施互聯互通;強化支撐,推動《指引》落地實施。它們的釋義具體詳見下表3的描述。
表 3:《指引》的作用描述
四、工信部相關建設工作
信息通信網絡和算力網絡是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支撐,算網協同發展為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在數據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加強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協作,按照“點、鏈、網、面”的工作思路體系化推進相關建設工作,持續提升算網綜合供給能力。下表4-1是對“點、鏈、網、面”工作思路的釋義。
表 4-1:“點、鏈、網、面”工作思路的釋義
實際上,近年來,工業和信息化部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持續推進網絡設施演進升級,為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筑牢堅實底座。在通信網絡和算力網絡建設所取得的成效詳見下表4-2的介紹。
表 4-2:通信網絡和算力網絡建設所取得的成效(截止到2024年11月)
欲進一步了解我國關于推動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協調發展要求的請進入。